2023年南京市奋力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时间:2024-01-26 14:52 来源:南京市政府办公厅 字号:默认

2023年,南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会2448场次,建成服务大学生求职“宁青驿站”25个,城镇新增就业23.1万人。在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方面实现新提升,十大类49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第14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2023年,南京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为高校毕业生筹岗超45万个次,培育自主创业者4.55万人,帮扶1.93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同时,还通过持续深挖数据“富矿”,积极完善“就业云”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改革有效促进了就业供需匹配。据悉,通过数字化改革做精就业服务,南京为用人单位设置了586个标签进行画像,可以把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根据意向、学历、特长、期望等进行智慧匹配,极大提升了供需对接效率。2023年,南京利用“算法”,总计为1.8万余名毕业生推荐近20万个次岗位。

南京始终践行以人为本,采取各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务实举措,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2023年,南京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连续6年排名全省第一,第14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纳入常态化探访对象老年人20万人、残疾人3.7万人,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新开办1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比例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南京将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一老一小”,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功能,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动态监测,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效能。同时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1200张养老机构床位、1200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5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改造提升12家综合性“残疾人之家”。同时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以高效便民的民政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2023年,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包括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商业街区租赁纠纷化解“三定三查三责”工作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图景,也是南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

从2022年开始,南京全面实施“精网微格”工程,深化“网格+”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微组织、完善微平台、组织微服务,切实提高网格服务管理的满意度,疏通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目前,全市共划分微网格41149个,配备微网格员44688名,建设综合网格微信群13175个,微网格覆盖率、微网格员配备率达到“两个100%”。同时,在率先探索有效网格化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南京还不断拓展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丰富内涵,“小网格”蹚出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近年来,南京市群众安全感指数逐年上升,2023年达99.3%,创历史新高,近两年社会治安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