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坚持围绕产业发展,着力提升产才匹配度、人才集聚度和创新活跃度,全链条、全方位破解“卡脖子”人才短缺问题,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找准聚才方向,提升产才匹配度。围绕“2+2+4”产业特点,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打造“一产业链一产才对接服务组”的工作模式,组建产业链牵头部门+有关产业板块+科技镇长团组成的8个工作专班,每月开展产业链龙头企业“卡脖子”需求调研,并结合行业热点、国省重点等,动态跟踪、动态研判、动态更新,梳理形成仪化、腾讯、电信、金陵船舶等产业链重点企业“卡脖子”人才需求130多项。升级产业人才地图,精准撬动产业、行业、高校、风投猎头等资源,紧盯优势高校、行业重点企业,收集与仪征市匹配度高的“卡脖子”人才信息268条,实现“卡脖子”人才招引“按图索骥”。
找准最优路径,提升人才集聚度。打造1+N“卡脖子”人才对接活动平台,产业板块牵头、重点企业主体,带政策、带需求、带合作,累计赴12个城市举办四届创业大赛,赴“卡脖子”人才聚集地举办专场对接活动320多场次,引进产业高端人才180多人。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建设大平台,组建奥克化学、华富储能等上下游关联企业+南京大学研究院+湖南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组成的人才攻关联合体,吸引了一支国家级人才领衔、知名专家组成的“卡脖子”人才团队入驻,项目获省“双碳”项目1000万元支持。构建人才项目+产业基金+金融合作的一体化聚才支撑体系,给予“卡脖子”人才团队最高5000万元综合扶持,优先推荐东升汽车、中兴派能、奥克化学等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60多人入选国省重大人才工程,培育出泽景电子等一批“撒手锏”企业。
找准人才焦点,提升创新活跃度。强化企业用才主体地位,出台《产业骨干人才专项奖励实施细则》,对企业认可的“卡脖子”人才,不唯学历、职称、头衔等,只要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就直接给予奖补,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发放有关奖补40人113万元。化解“卡脖子”人才后顾之忧,在项目申报、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专项待遇上提供定制服务,优化“凤来仪”人才创享社区配套设施、功能建设,为人才提供对标“一流”的安居环境。定期举办人才体验日、抖音短视频专题宣传等活动,进一步营造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