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淮阴区积极行动,不断在“选才、育才、用才”上出真招、用实功,打造乡土人才聚集地,以乡土人才“源头活水”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精心“选”,把乡土人才挖掘好。该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持续出台识才引才政策,坚持“内挖潜力”与“外引人才”相结合,不断丰富乡村人才资源总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制定出台《淮阴区乡土人才“选、育、励”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从政策上明确人才聚集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乡土人才“大寻访”活动,分类挖掘扎根在基层、活跃在民间的能工巧匠、经营达人、生产能手,让更多有情怀的“田秀才”“土专家”“农创客”涌现出来,打造一支扎根基层“懂农业、知农村、爱农民”乡村人才队伍。发挥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作用,科技镇长团成员与各镇挂钩服务,在高校院所与地方企业之间架起桥梁,充分做好科技参谋、桥梁纽带、专业服务、引才育才作用,不断激发创新发展的潜力。
用心“育”,把支持培育落实好。该区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和群众需求,为乡村人才施加“肥料”,助力“参天大树”茁壮成长。根据乡土人才结构特征,明确培育现代农业领军人、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人、农村职业经纪人等方向。实行定期选拔、建库跟踪、周期培养、能进能出的人才培育机制,梯次选拔一批乡土人才“领头雁”,并授予“淮乡人才”“淮乡名才”称号。量身打造淮阴乡土人才“政策包”,设立区级乡土人才发展资金,出台学费补助、职称奖励、创业补贴等举措,支持乡土人才办企业、兴实业。注重发挥科技镇长团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人才资源下沉到基层、科技成果延伸到乡村。
全心“用”,把人才作用发挥好。该区坚持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走出一条“人才+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人才在产业舞台上竞相出彩,实现人才聚引效益“最大化”。培育乡土人才创业孵化载体“淮乡基地”,依托区农科园实施乡土人才“村播计划”,打造乡土人才村播“网红”,宣传推介淮阴特色农产品。采取“院校+”模式合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丁集镇建立扬州大学、淮阴工学院产学研基地,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共建“瓜类产业研究院”、与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成立“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华东试验基地”,优化黄瓜品种和品质,普及先进种植技术。发挥科技镇长团优势,助推丁集镇黄瓜全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壮大,将丁集镇建设为以黄瓜产业为主导的农业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