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陈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先进制造方面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提案”收悉,根据我局职能,现答复如下: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是支撑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局与兄弟部门紧密协作,多措并举引导金融资源向制造业企业、高技术产业倾斜,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更高水平的制造强省。
一、优化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制造业保障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发展质效,按照省政府部署,我局会同相关部门在充分研究全省制造业发展现状、系统整合金融支持政策、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修订过程中,吸收了近年出台的新政策、新举措:一是提出稳步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精准对接智能制造融资需求,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二是支持符合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供应链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的制造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三是新增“强化政府投资基金运用”“充分利用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等内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四是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明确依托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省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拓展首贷、信用贷覆盖面。
二、发挥融资担保机构增信分险作用
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引领和带动全行业发挥作用,为先进制造业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一是完善担保体系。当前全省纳入名单制管理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共79家,实现市县全覆盖,实收资本377.98亿元,平均注册资本4.78亿元。构建形成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再担保机构—市县融资担保机构”三级融资担保体系。二是提升担保能力。我省积极加强与国担基金对接合作,2022年我省与国担基金新增合作业务规模1988亿元,授信规模、合作规模、服务小微企业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同时,我局积极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降低费率、取消或弱化反担保要求,今年1-4月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年化综合担保费率仅0.49%。三是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我局联合省财政厅印发《江苏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尽职免责工作指引》,通过落实支持政策、强化正向激励、优化监管评价,推动建立健全“能担、愿担、敢担”工作机制,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大胆展业、扩面增量,更好服务先进制造业等市场主体。
三、征信赋能推动企业享受普惠政策
运用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省级征信服务平台,积极整合省级政策性金融产品,面向全省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一方面,平台与财政等部门合作上线“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专板,推出基金项下“小微贷”“苏科贷”等科技类政策性金融产品。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推出“苏岗贷”“苏质贷”“人才贷”等主要面向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政银合作产品。引导银行机构上线“专精特新”贷、“小巨人”信用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平台在完善企业信用数据共享应用的基础上,与有关金融机构紧密协作,在银企融资对接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苏信码、苏信分、中联易贷、紫联易贷等10余项征信促融产品,推动在线融资实现高效撮合。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平台企业注册数已达128万家,累计帮助31.76万户企业获得融资3.1万亿元,其中累计帮助8万户制造业企业获得融资9063亿元。
四、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
推动已上市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再融资,增强资金实力和发展后劲。加强全省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建设,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施梯队式培育服务。加大企业上市培训力度,强化与证监部门、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沟通对接,加快企业上市进程。同时,推进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江苏基地建设,持续开展专精特新拟上市企业精准服务,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协助企业做好引进战略投资者、产权确认、合规证明材料出具等事项。截至2023年3月末,全省A股上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59家、居全国第一,首发融资额1076亿元,再融资额2040亿元。“新三板”挂牌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48家,定向增发融资额合计20亿元。此外,在江苏股交中心探索建设了省级层面“专精特新板”,为全省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中的代表性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3月末,共有挂牌展示企业554家。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在提案中提出“建议整合现有各类融资支持政策,综合运用政府贴息、信用担保、政银合作产品等方式,对一些标志性先进制造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加大投入力度,给予融资支持”,对促进我省制造业企业“智转数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目前,我局正以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省级征信服务平台为依托,与各兄弟部门紧密协作,初步完成了相关政策性金融产品的整合上线。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促进征信服务与政策性金融服务有机结合,形成引领示范效应,带动更多金融机构面向制造业企业开拓首贷客户、投放信用类贷款,有效满足先进制造业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制造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金融支持制造业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请您继续对我们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
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