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86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提高苏北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的提案)
时间:2023-07-20 18:01 来源:江苏省水利厅 字体:[ ]

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提高苏北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增大水资源工程调蓄能力,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下游,本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长江过境水资源丰沛,淮河、沂沭泗河过境水资源可用不可靠。多年来,我省持续完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强化水资源配置管理,大力利用非常规水源,多管齐下、开源节流,有效保障苏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一是持续完善配置工程体系。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省扎根长江,建设了江水北调、江水东引跨流域跨区域调配水工程体系,构成由骨干河道和县乡配套河网、大中型水闸泵站以及河、沟、圩、机共同组成的配置工程体系,基本满足了苏北地区的用水需求,实现了一般干旱年份用水基本不受影响,特殊干旱年份生活和重点行业用水有保障。近年来,结合沿海经济带建设,实施临海引江工程,提高沿海地区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2022年,省政府批准了《江苏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从畅通南水北调、苏北引江等输水大动脉,完善沿江、沿海及山丘高亢平原区域供水体系,提升城乡及农灌供水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蓄引提调工程布局,将进一步巩固提高苏北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二是持续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我省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在全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粮食稳产增产的情况下,用水总量牢牢控制在620亿立方米以内,自2013年国务院考核以来,我省连续获得优秀等次。按照“留足本地水,用好外调水”的思路,充分发挥骆马湖、洪泽湖等湖泊水库拦蓄作用,汛期最大限度存蓄洪水资源,增加苏北地区可供水量。同时通过江水北调、江水东引跨流域调水系统,按照当地水、淮河水和长江水的次序调蓄利用多种水资源,在满足多用水目标的前提下,最大化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三是持续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加强再生水利用是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决策部署,我省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明确下达各地“十四五”期间非常规水源的最低利用量。全省2022年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增加至14亿立方米。选择以宿迁市为代表的三市县,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再生水用于工业用水、城市绿化、道路冲洗、农业灌溉。  

下一步按照国家水网建设要求,加强省级水网与国家骨干网的互联互通,推进省市县水网协同融合发展。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进一步提高苏北地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二、关于加大两湖洪水下泄能力和洪水调度的灵活性

洪泽湖和骆马湖是淮河流域重要调洪湖泊,也是我省苏北地区和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重要调蓄水库。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调度指令。按照国家批复的《淮河洪水调度方案》《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严格执行国家防总下达我省的调度指令,保障苏北地区防洪安全。同时,水利部采取线上线下监督方式,对调度方案与指令执行进行严格监管。二是合理拦蓄汛后尾水。《淮河洪水调度方案》《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明确指出,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视雨水情适时拦蓄尾水。我们强化“预警、预报、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洪水资源利用,充分发挥洪泽湖、骆马湖等湖库拦洪调蓄功能,拦蓄雨洪资源,为抗御干旱、解决灌溉用水提供了水源保障。三是积极开展水位动态研究。洪泽湖、骆马湖等汛限水位执行国家防总调度文件和指令要求,省级无权限调整。为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发挥苏北地区湖泊蓄水能力,2018-2019年我厅组织开展了洪泽湖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为水位动态调控提供技术依据,并积极向水利部和流域机构提出优化汛期水位管控的建议。

下一步,一方面加快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扩大下游泄洪能力,提高防洪标准;另一方面将继续与水利部、淮委进行沟通,积极推进《淮河洪水调度方案》《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修订工作。

三、关于南水北调江苏段受水区水资源“四预”及智慧化调度

为提升南水北调工程智能化水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江苏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境内工程运行管理智能化建设已有成果基础上,于2022年开展南水北调数字孪生洪泽站试点先行先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以“远程集控、智能管理”为目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创新动力,继续推进南水北调工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助力江苏境内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水利厅   

2023年6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