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激发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近日,宿迁市人社局发布《关于开展产业链重点企业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工作的通知》,率先全省启动首批自主职称评审企业遴选试点,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主导作用,为区域产业链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下放权限,紧贴主导产业。深化简政放权,把中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给产业链重点企业,鼓励企业自主培养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实行“以点带面”,围绕全市晶硅光伏、激光装备、集成电路、食品加工等20条产业链中,专业技术人才密集(不低于100人)、技术实力较强(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内部管理规范(设有独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备不少于25名专业评委)的重点企业遴选30家开展试点,然后逐步铺开。同时对新能源、高端纺织、绿色食品等攻坚突破千亿级产业企业进行重点支持。
二是因人制宜,制定评价标准。从原先政府部门主导的传统单一的“一家评”方式,转变为企业“自己评”,经市职称办核准确认具备职称自主评审权的企业,结合企业职务职级管理体系、岗位职责、技术能力、发展需求等,自主制定以道德素质、敬业精神、业绩贡献及专业水平作为考核重点的个性化评审标准,有效解决原先职称评审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
三是评用结合,强化结果运用。针对企业职称评审存在“评价使用两张皮”的情况,坚持评以适用、以用促评,促进职称评审结果与产业链企业人才培养、使用相衔接,要求试点企业将职称体系与企业岗位设置、薪酬体系“评聘结合”,注重职称体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衔接融合,在评优评先、职务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解决企业“用的评不上、评的用不上”的痛点,力争发挥自主评审的最大效用。
四是全程监管,保障评审质量。市、县(区)职称部门将加强对自主评审企业指导和监管,实行“评审前掌握情况、评审中巡视抽查、评审后结果备案”,实现对评审全程的监管,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对于不能正确行使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将暂停自主评审工作直至收回评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