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现有野生鸟类436种
时间:2023-04-21 11:22 来源:盐城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 ]

日前,盐城市发布《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2022年度鸟类监测报告》(以下简称《鸟类报告》),记录鸟类436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0.17%。

盐城鸟类“朋友圈”扩容

根据《鸟类报告》,盐城现有鸟类23目71科215属436种,占中国鸟类总物种数30.17%。在地理型方面,盐城市古北界鸟类183种,东洋界鸟类87种,广布种鸟类166种;从居留型来看,旅鸟占绝对优势,共计217种,占鸟类总数的49.77%,冬候鸟118种,占鸟类总数的27.06%。遗产地拥有水鸟共计178种,占全国水鸟总物种数(296种)的60.14%。

此次鸟类名录更新,盐城鸟类记录补充达20种,如建湖九龙口的常见鸟种白腰文鸟;大丰麋鹿保护区监测到的红尾鸫、橙头地鸫、栗腹歌鸲等;条子泥鸟赛中发现一些未记录鸟类,如斑文鸟、绿背姬鹟、纯色山鹪莺;还有盐城沿海新发现的物种彩鹮、蓑羽鹤、丑鸭等。

珍稀鸟类来盐逐年增多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盐城黄海湿地吸引了如勺嘴鹬、彩鹮、震旦鸦雀、黑嘴鸥等“贵客”到访和定居。

《鸟类报告》显示,目前盐城已记录的珍稀濒危鸟类共计11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受威胁”鸟类共计37种,其中极危4种、濒危9种、易危2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9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28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81种。

截至目前,全球15种鹤类中,在盐城记录到的鹤类有7种,分别为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枕鹤、灰鹤、沙丘鹤和蓑羽鹤。

人鸟和谐共处成为常态

该市积极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生态修复工程,统筹推进湿地、林地、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地和海域等国土空间生态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2022年,盐城市修复退化湿地面积3.37万亩,位列全省第一;全省率先建立野生动物保护联席机制;全国首个海岸带遗产地生态修复项目加快实施,获得中央财政3亿元的支持,计划2023年底完成。

持之以恒的守护与改善,激发出湿地的更强活力,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目前,盐城已经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2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1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地级市,建有九龙口、大纵湖2处国家湿地公园,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62%,创成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436种鸟儿在盐驻足、安家,成为盐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该市将统筹推进自然资源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深入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切实做大绿色家底、厚植绿色底蕴、擦亮绿色名片,努力绘就人海和谐、蓝绿交融的生态新画卷,让更多“飞羽精灵”翱翔在盐城天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