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夯实根基激发乡村产业发展动能
时间:2023-12-29 16:20 来源:盐城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今年以来,响水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响水新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稳产保供,夯实稳扎稳打的农业基础。突出粮食稳定前提,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7万亩以上,总产12亿斤以上,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的要求;突出良田藏粮,明确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5.1万亩。全县8家农机服务中心入选盐城市“全程机械化”名单,打造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基地,切实发挥基地标杆示范效应,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增强产业实力,激发高质高效的产业动能。以产业强链蓄力起势,新办千万元农产品加工项目12个。持续举办“响水西兰花”“响水西瓜”等产业品牌宣传推介活动,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全国首家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中心县级工作站。春季3.5万亩西兰花亩均纯效益达6000元以上,以运河镇为中心发展的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与扬州大学合作成立鲜食玉米产业研究院。总投资3亿元的志禾鲜食玉米加工项目一期、二期建成投产,总投资3.5亿元的农产加工冷链项目开工建设,集冷藏、保鲜、分拣、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提升环境整治,塑造优美的乡村风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建设55公里、改造危桥36座,实施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39公里、新改建农村户厕9660户,建设农村生态河道117公里,完成农房改善1510户,拆除“空关房”1035户,置换彩钢瓦屋顶5331户、面积42.65万平方米,农村污水治理率达40%,61个行政村达“双60”治理标准。黄圩镇创成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湾港、淮河等4个村创成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1100户农户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常态化提升长效管护水平,建立完善“五有”管护机制,补齐重整治轻管护短板。

推进故道振兴,谱写富裕富足的共富篇章。在去年古黄河大道建成通车的基础上,今年每个镇建成一条古黄河大道与省道337之间的连接线,全面打通黄河故道片区内循环“最后一公里”。场地共建优质稻米产业核心基地扩大到3万亩,建成500亩智慧农场,铁皮石斛新扩200亩大棚种植基地。组建国营灌江农场,试点在大有镇康庄村和运河镇皂角村成立股份合作社,建立健全土地入股、按股分红机制。挖掘黄河故道特有的红色文化、古关文化、农耕文化、漕运文化等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创文旅、农耕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村集体、农民增收,推动共同富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