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泰州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成效显著

时间:2023-12-28 12:46 来源:泰州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泰州市是全国、全省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级市之一,老年人口呈现出规模大、增速快、家庭小型化、失能失智人口规模大、慢性病患病率高等特点。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50.56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1.98万人,占总人口的29.29%,高于全省6.11个百分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07.70万人,占总人口的23.90%,高于全省6.0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南通,位居全省第二。近年来,该市坚持强化政策支撑,持续完善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医养供给,夯实基层医养结合基础,初步构建起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坚持目标导向,持续完善机构布局

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将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护理院建设等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重要考核指标加以推进落实。老年医院建设方面,市卫生健康委依托泰州市中医院、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靖江市中医院、兴化市中医院,分别建成泰州市老年医院和姜堰区、靖江市、兴化市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方面,加强老年医学科内涵建设,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常态化开展老年人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诊治和多学科诊疗。目前,全市16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中15家规范设置了老年医学科,占比达93.33%。护理院建设方面,将护理院新增提优建设列入年度卫生健康重点任务,加强目标引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护理院16家(较2020年新增5家),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和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单位,实现“护理院县域覆盖”目标。

健全公共基础,有力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出台《泰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泰州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泰州市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泰州市市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为老龄事业、老年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二是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培树“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积极推进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充分利用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活动等时机,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健康讲堂、义诊巡诊等活动,宣传普及老年健康科学知识及相关政策,增强老年人健康意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2020年以来,累计组织活动近300场次,惠及老年人近50万人。三是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推动65岁以上企业退休人员体检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整合,2022年,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71.93万人次,免费体检覆盖目标人群率达72.23%,省定任务完成率114.66%。四是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推出居家养老“1+N”的签约服务包,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老年人痴呆筛查和试点项目,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行动不便、确有需要的签约居民提供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等服务。2022年,全市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63家,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217.51万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5.08%,累计完成14个社区8000余人的筛查任务。

推动规范运营,不断丰富医养供给

一是推进居家社区服务。积极推进非建制乡镇卫生院转型康复护理机构建设,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姜堰区王石卫生院成功转型护理院。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建设,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占比达到33.1%。二是规范医养签约合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签约合作工作的通知》,目前全市160家养老服务机构全部实现与医疗服务机构的规范签约。三是提升机构服务质量。接续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定期不定期开展机构自查、县级普查和市级抽查。实现“建章立制规范、问题隐患清零”目标,全面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41家,较2020年新增13家,姜堰区中天护理院创成第一批全国示范医养结合机构。

积极延展温度,充分构建友善氛围

一是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围绕友善文化、友善管理、友善服务和友善环境四个方面,大力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提升老年人就医便捷,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全市168家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中,166家创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98.81%,其中44家创成省级优秀机构,优秀率26.51%。二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紧贴老年人在城乡社区生活中的出行、健康、环境等方面需求,大力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累计建成老年友好型社区39个,占全市城乡社区总数的2.31%。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寺巷街道龙凤社区等6个城乡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三是开展“智慧助老”行动。紧贴老年人常用生活场景,针对微信聊天、预约挂号、健康扫码、手机支付等日常生活场景,全面开展“智慧助老”行动。自2021年项目开展以来,完成培训任务7.26万人次,有效助力老年人群体跨越“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