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是美丽无锡的魅力来源。1-11月,无锡市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改善幅度均位列全省第一,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94.4%,是全省唯一国省考断面出现单月Ⅰ类水的设区市;太湖无锡水域总氮、总磷浓度和富营养化指数均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蓝藻水华发生次数、平均集聚面积均减少40%以上,高质量实现“两保两提”,连续16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
精细化“防、治、引”,优化河湖水环境
着眼内源减负、外源减量,无锡市今年着力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年度110亿元治太资金中涉水工程项目占比超过一半。太湖水源地、湖泛易发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水域加紧开展应急清淤。太湖伸入无锡的内湖——蠡湖水环境深度治理也进入实质性启动,大力开展生态清淤,以最大程度减轻湖体内源污染。目前太湖生态清淤量已超280万立方米,滆湖生态清淤量200万立方米,提前完成年度为民办实事任务。
聚焦治水本质能力提升,把好入湖河道水环境质量关。今年,无锡市以入湖河流为牵引,系统推进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建设、农业面源综合治理和河道生态修复,完成3.86万亩池塘标准化改造和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6.6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新开工建设11万吨/日规模工业污水处理厂,完成5条生态河道建设。“这有力削减了外源污染,13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其中Ⅱ类4条,其一二级支浜均消黑除劣,汛期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十四五’以来上升16.4个百分点。”市生态环境局人士说。
加强蓝藻湖泛防控、引江济太调水补水,使太湖增强“体质”。据悉,今年无锡市更高标准筑牢“近岸打捞-藻水分离”“离岸设防-深井控藻”两道防控体系,加快实施梅梁湖蓝藻离岸防控二期、七里堤蓝藻离岸防控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蓝藻打捞处置能力。全市累计打捞蓝藻54万吨,同比减少74%,为16年来最少。望虞河、新孟河也充分发挥引江济太调水补水主通道作用,更多优质水源得以入湖,增加太湖及附近河道水环境容量,改善水动力条件,提升水生态质量。
源头治理不松懈,迎“蓝”而上战出“好气质”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保持改善势头,PM2.5年均浓度25.9微克/立方米,绝对值居全省第三;优良天数比率83.5%,绝对值居全省第二,两者改善幅度均居全省第一,“无锡蓝”表现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无锡市持续推进14家市、区属重点行业国有企业率先开展大气污染物深度治理;开展汽修“油改水”专项整治,完成全市40%汽修店的车漆全水性替代,减排VOCs达1200吨;实施“一路带两侧,墙到墙、边到边”保洁模式,试点推广“天幕作业法”、移动高杆喷淋、“绿色全电工地”;建立无锡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餐饮油烟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禁燃禁放、高排车辆限行、工地扬尘管控、码头粉尘治理等联合执法,坚决打击扬尘违法违规行为。
“无害化”迈向“资源化”,低碳发展再聚力
今年以来,无锡市一方面大力推进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循环利用,从“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型,提升“无废城市”建设内涵。
下一步,无锡市将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为美丽江苏建设贡献更多无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