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319/2023-00693 分          类: 政府办公室(厅)文件 工业、交通 意见
发 布 机 构: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 文 日 期: 2023-10-31
标          题: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邮政快递业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 主   题   词:
文          号: 苏政办发〔2023〕41号
内 容 概 述: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邮政快递业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
时          效: 本实施意见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邮政快递业发展

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

(苏政办发〔2023〕41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邮政快递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发〔2023〕9号)《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规〔2023〕1号)等要求,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快邮政快递业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能力建设,赋能经济循环

(一)加强干线枢纽建设。充分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我省叠加优势,进一步优化邮政快递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提升干线枢纽节点能级。推动南京、无锡打造全球性、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加快形成以南京、苏州、无锡为省级主中心,南通、泰州、淮安、徐州为省级次中心,其他设区市和县城为节点的“三主四次N节点”枢纽布局。利用南京、无锡、南通、徐州、淮安等地航空资源,大力发展航空寄递网络,积极引导邮政快递企业总部来苏设立航空集散中心或分中心,统筹资源支持南京建设中国邮政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无锡完善苏南快递产业园航空快件集聚功能、徐州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航空快件转运中心建设等项目。推动南京、徐州、淮安、连云港等地高铁快递枢纽节点建设,加快构建与现代化铁路网相匹配的铁路快运服务体系,强化货物安检、快速接卸货、分拣、存储、转运等功能建设,提升铁路运输邮件快件比重。发展龙潭、太仓、盐城、连云港等港口面向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海运通道。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不断提高寄递服务效能。到2025年,打造日处理能力超1亿件、远期可扩容至3亿件的省域骨干网络。(责任单位:省邮政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南京海关及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下均需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不再单独列出)

(二)优化城乡寄递网络。加快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重点推广“交通运输+邮政快递+农村社区”寄递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客货运场站、电商仓储场地、供销合作社仓储物流设施、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农村商超和城乡公交等资源,建设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和综合服务站,开通交邮交快合作线路,全面提升农村邮政快递服务水平。到2025年实现县(市)和涉农市辖区寄递公共配送中心或快递产业园区全覆盖,50%以上的乡镇建有寄递公共配送中心,70%以上的建制村建有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开通并稳定运营镇村交邮融合示范线路100条以上。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与供销、电商、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市场主体开展市场化合作,发展县乡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积极推动“快递进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向规划发展村庄拓展快递服务,助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优化城市末端寄递服务网络,大力推进将寄递服务设施纳入新建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推动纳入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实施,支持智能快件箱(信包箱)、智能快递车和快递服务站进社区。(责任单位:省邮政管理局、省民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供销社)

(三)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加快完善跨境寄递服务体系,鼓励邮政快递企业整合境内外收寄、投递、国际运输、通关、境外预检视、境外预分拣、海外仓等资源,发展国际寄递业务。引导邮政快递企业与跨境电商企业加强合作,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配套大型智能化自动化仓储设施,布局建设海外仓,推动协同融合发展。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开辟全货机航线,拓宽面向欧美、东南亚、日韩、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航空通道,支持南京建设全球航线网络,推进“江苏邮政专列”开行,引导开发海运快递业务,因地制宜拓宽出海通道。建设完善邮件快件进出境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功能,加快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提升“多位一体”通关服务能力。推动设立苏州国际邮件交换站和连云港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责任单位:省邮政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南京海关、中国邮政江苏省分公司)

二、推动产业融合,释放消费潜力

(四)深度服务现代农业。加大邮政快递业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力度,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供销合作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建立“种植养殖基地+生产加工(仓储保鲜)+电商平台+寄递”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构建稳定、高效、低成本运行的农产品上行寄递服务网络。全面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引导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依托省内重点农产品产销地、集散地布局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推进直播电商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推广“直播电商+产地仓+寄递”模式,推动寄递物流赋能乡村发展。积极培育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组织开展寄递物流规模化发展示范项目创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引领寄递物流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到2025年,建设20个国家级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100个省级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责任单位:省邮政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供销社)

(五)加快融入先进制造业。持续推进邮政快递业融入汽车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纺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覆盖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全力支撑消费新形态,深度服务C2M(从消费者到生产者)、定制化生产等模式,推广和培育仓配一体、入厂物流、逆向物流、海外协同、辅助生产等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到2025年,培育10个深度融合典型项目、2个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快递服务制造业年产值达到1800亿元。(责任单位:省邮政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

(六)高度协同电子商务。综合考虑地域区位、功能定位、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引导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电子商务园区与快递物流园区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区域辐射能力。鼓励传统物流园区适应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发展需求转型升级,提升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领域应用,大力推进库存前置、智能分仓、科学配载、线路优化,实现信息协同化、服务智能化。推进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到2025年,建设10个以上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

三、丰富服务形态,提升消费体验

(七)拓展邮政服务领域。充分利用邮政企业网络资源,拓展邮政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综合型便民、利商、通政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邮政+政务”服务,拓展政邮、警邮、税邮、法邮、医邮及其他政府部门合作范围和深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办理”线下寄递服务。加快建设以“邮政网点+邮乐购站点”为核心的农村电商服务生态圈,打造“多方覆盖、功能齐全、惠及民生、百姓满意”服务平台。加强主题邮局建设,打造集文化宣传与旅游消费于一体的邮政服务新模式。(责任单位:省邮政管理局、省法院、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政务办、省医保局、省税务局、中国邮政江苏省分公司)

(八)优化快递服务供给。提升快递服务的稳定性、时效性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改善用户体验。推动实现同城小时级别、长三角当日达、国内重点城市次日达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承诺时限准时率和揽投服务的便捷性、灵活性、精准性。围绕“苏新消费”系列活动,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加快服务创新,拓展服务领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需求。扩大中高端和新型快递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同城快递、大件快递、冷链快递等服务。推动“快递+服务业”发展,加强与金融保险、教育科研、医疗养老、商务会展、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产业的协同。拓展“快递+上门安装、快递+售后维保、驿站+便利店”,探索“即时递、夜间递、共同递、门店递、微仓递”等新业务模式,更好支撑体验经济、直播经济、社区经济、夜间经济等便民利商新业态。到2025年,全省邮政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低于百万分之0.8,年服务用户达280亿人次。(责任单位:省邮政管理局、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监管总局江苏局)

(九)推进“智能+”升级。推动行业科技创新,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智能+客户服务”“智能+生产组织”“智能+安全防控”等模式应用。充分发挥江苏省邮政业安全监管与服务云平台作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数据监测、综合研判和协同监管能力,实现“动态可跟踪、隐患可发现、事件可预警、风险可管控、责任可追溯”目标。推动智能客服在业务咨询、客户分流、自助下单、查询投诉等场景的应用。加快智能分拣系统、工业机器人应用,提升自动化作业水平。因地制宜开展智能投递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无接触配送服务,推广无人车、无人机运输投递,加强配套场地和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省打造无人车配送示范项目1个、无人机投递示范区1个。加快推广智能安检、智能视频监控等试点,采用人脸、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提升智能服务终端的安全性能。(责任单位:省邮政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政务办)

(十)推广绿色循环消费。围绕包装绿色化、标准化、减量化和可循环,全面推进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持续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占比,有效控制普通塑料包装废弃物污染。将快递包装污染治理纳入“无废城市”建设,建立健全快递包装社会化回收利用再生体系,积极探索“互联网+分类回收”模式,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与环卫部门、回收企业以及第三方机构等开展合作,推动在大型社区、商圈、高校等快递集中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回收设施,推动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站点和快递营业网点设置快递包装、可循环快递箱(盒)回收设施。协同推动可循环包装应用的上下游衔接,鼓励使用商品和寄递物流一体化包装,大幅减少物流环节二次包装,到2025年,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99%以上。加大快递包装绿色产品供给,推动快递绿色包装、循环包装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到2025年,培育1-2个快递包装检测中心、1-2个快递绿色包装研发生产基地。(责任单位:省邮政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四、强化支撑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十一)加强组织协调。省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强化动态跟踪和分析评估,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全省交通运输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寄递末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运营等具体配套措施,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邮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供销社)

(十二)强化政策支持。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并将邮政快递各类基础设施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专项规划,相关用地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合理规划邮政快递用地,切实保障重点邮政快递园区用地需求。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渠道和专项政策,对邮政快递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项目予以支持。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参与引入知名跨境电商平台,设立区域运营中心,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参与产业园区、大型智能化仓储、县域商业体系、冷链物流相关产业链建设,采购新能源车辆和绿色低碳产品,并按规定享受相关支持政策。深入推进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建设,在保障农村居民乘车需求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各地利用城乡公交服务网络和运力资源,代运邮件快件和小件农产品,推广农村物流货运班线和农村交邮快融合车型;在农村物流达标县建设中,设置交邮快融合发展评价指标。支持各设区市积极争创中国快递示范城市,为邮政快递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邮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税务局、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监管总局江苏局)

(十三)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电子证照应用,继续推进新业态监管服务,试点省内许可“多型合一”管理创新,依法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健全服务纠纷投诉和解决机制,畅通消费者申投诉渠道,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快递行业放心消费创建,培育一批示范企业、示范网点,通过典型培育、示范引领,不断提升邮政快递企业诚信自律水平。落实平安江苏、平安寄递部署要求,全面夯实行业安全基础,全力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责任单位:省邮政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管局)

本实施意见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10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