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化市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撑粮食稳产高产,其中,兴化市钓鱼镇“扬麦28”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695.8公斤,最高田块单产达715.8公斤,创造泰州市小麦百亩示范方平均单产、最高田块单产历史纪录。
强化顶层设计。该市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总体要求,组织编制兴化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规划(2017-2019年)和“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拓宽资金渠道。抢抓国家发改委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机遇,上争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4.4亿元;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统筹整合发改、水利等部门上争的项目财政资金,近几年累计整合项目资金8.02亿元;相关部门积极与江苏省、泰州和兴化农发行沟通对接,兴化市农水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农发行签订协议,争取贷款4亿元;充分挖掘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资源潜力,通过资源换资金的路子,实施占补平衡指标调配,获得收益用于平衡建设资金。
严把建设质量。建立部门、乡镇(街道)、村、专业监理、第三方机构“五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建立农民监督员制度,每个村聘请2-3名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较强的老党员、群众代表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督员,代表群众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益,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有力促进了“兴化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