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
发布日期:2022-08-04 07:46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无锡市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标准要求,深化依法行政,大力改革创新,全面打造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更高水平法治无锡建设助力赋能。

坚持转变职能,更好发挥政府机构作用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法定权力,在法定职能内履行法定责任,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放权力度,近两年先后两次取消46项行政权力,承接、下放47项行政权力,切实把基层能办的事下放给基层。推动“证照分离”,将535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期限内工单办结率99.9%,群众对处理结果满意率96.5%。加快一次办结,全市97.9%的事项可网上办,132个事项可跨省办,130个事项可在省内办,120个事项可在长三角异地办。

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按照市场准入快准营、工程项目快开工、民生服务快办理目标,群众办事“一趟清”,申请材料“一张表”,关联事项“一块结”,24小时集成式自助服务终端覆盖村(社区)、商业银行等人流密集点位,364项事项前移至镇(街道)、村(社区)办理,在全国率先推出“亮证办电”服务,客户办电时只需“刷脸”授权,在全省首创“一件事”赋码管理规则,88个赋码管理“一件事”提供全流程一次办结服务。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出台《政法机关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实施意见》,推出123条具体举措,全力打造“无难事、悉心办”营商环境品牌。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精准对接行动,建立法律服务链和产业链双链融合机制,为全市重点产业集群、主要龙头企业和众多小微企业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设立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中心(站),推行“物联网+执行”善意文明执行新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因诉讼对企业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该模式在全省法院推广。成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制定《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跨部门协作框架协议》,打击恶意抢注侵权案例获全国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一等奖。

加快数字法治建设。依托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搭建集法治数据汇集、法治监测评价、法治效果评估、法治督察考核等功能模块,法治无锡建设一网统揽、一屏展示、一键到底。借力城市服务总门户“灵锡”APP推出政法服务专区、法律地图、公益诉讼随手拍、现场征收罚没款系统等100多项公共法律服务功能,“灵锡”获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社会治理与服务成就奖”。组织疫情防控运行指挥系统研发攻坚,24小时研发上线“锡康码”,4天上线大规模人员核酸检测系统,18小时上线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数字信息保障。

大力健全机制,更优推进依法行政决策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严格执行政府重大决策法定程序,保证各项决策符合建设发展规律,有利于人民群众福祉。

聚焦中心大局立法。制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数字化转型促进条例、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条例,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制定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养老机构条例、物业管理条例,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制定《无锡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办法》《助企纾困50条》《稳企惠民纾困12条》,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防疫情惠民生。

紧盯决策程序规范。出台《无锡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无锡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实施细则》,将重要规划制定实施、重大民生工程推进等列入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和决策后评估等法定环节,确保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规范有序。去年以来,13个政府建设项目列入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市级机关部门以及152个区县级部门、75个镇(街道)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全流程依法依规公开。

着眼合法高效审核。制定《无锡市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无锡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管理办法》《无锡市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采取政府法制机构+外聘政府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专家库+法律事务助理“1+3”模式强化政府文件合法性审查、审核,2020年以来对75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对169件市政府签订的合同协议、43件市政府重大法律事务进行审查确定并提出法律意见,确保政府事务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制定《无锡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响应、区域协同、市场推动的政务诚信建设格局。突出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设立政风行风建设热线,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督察,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考核,推动政府守信践诺。加快建设信用数据库建设,推动信用数据与跨境电商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平台共享共用,建立“征信+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自助式提供社会法人公共信用评价报告。

强化制约监督,更严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持续加大行政执法行为监督管理力度,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水平。

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开展“补短板、强弱项”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活动,接受党委监督;贯彻落实《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和报告重大事项实施办法》,接受人大监督,2020年以来,市政府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410件、政协委员提案716件,满意率分别达到99%、99.3%,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办理后满意度达95%以上;推动“市长热线·民生留言板”、12345政府热线与12388纪检监察热线深度融合,接受纪检监督;实行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接受审计监督,审计容错纠错机制在全省推广。

硬化三项制度执行落实。构建“1+3+X”三项制度规范体系,推进点、线、面结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全覆盖式抽查全市各级行政执法主体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年均450余卷,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发出执法监督决定书和建议书,强化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的行动自觉。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2.0版、一般违法行为减轻从轻处罚清单和轻微违法不予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扩大“双随机”监管领域和范围。开展提高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和结果三个环节,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深化基层乡镇执法改革。扎实推进基层综合执法专项行动,组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清理,开展行政执法权精准赋权事项评估,在全省率先探索出台《无锡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指导规范(试行)》,推进基层乡镇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建设,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司法行政改革创新奖。

着眼公平正义,更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预防、解决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中的职能作用,积极构建公正、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多举措化解行政争议。推动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及重大复杂行政复议案件专家论证、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制定《无锡市行政复议全流程争议化解实施方案》,提升行政复议应诉效能,被纠错比例在全省保持较低水平。建立预防化解行政争议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联席会议制度,司法行政部门与法院联合签署《关于加强跨区域行政争议诉前化解合作的框架协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在全省保持较低水平。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关工作的通知》,加强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考核,切实强化各级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责任感使命感。

多渠道进行综合调解。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协调联动机制,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全省首家集行政复议、矛盾调解、信访接待于一体的市级矛调中心,推动信息互通、工作联动、矛盾联调、优势互补,形成化解争议纠纷合力。建立覆盖多领域涉企纠纷的解纷平台,推进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商事仲裁等其他救济方式的有机衔接,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律师服务站,在全省率先推动设立法联商会商事调解中心和金融纠纷调解组织。

多形式推动融合共治。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法治文化作品大繁荣、法治文化活动惠民行三项工程,广泛开展“法润无锡·德法同行”活动,制定出台《无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连续三次入选全国文明城市,连续12年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荣誉“长安杯”,获评江苏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公证参与居民小区物业治理在全省试点推广。

全面压紧责任,更实加强党的统一领导

牢牢抓住党的领导这一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坚持统筹联动建。将法治政府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高位统筹、协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市政府定期向市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每年向市委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确保领导有力、方向不偏。

紧盯关键少数抓。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通知》《无锡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考评方案》等文件,将各级领导履行法治责任情况列入年终考评,始终把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推到法治建设第一线。

严格督查考核促。每年进行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组织领导干部专题述法,进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法治专项测评,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及时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今年3月,江苏省委依法治省办在无锡市滨湖区召开“述法+质询+测评+点评”述法现场观摩会,《法治日报》《新华日报》《江苏法治报》、学习强国等新闻媒体及平台刊发经验做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