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城区紧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11-07 17:18 来源: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事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事关城乡居民的水缸子、米袋子、菜篮子。近年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宿迁市宿城区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扎实开展废旧农膜和化肥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全区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体系,镇街建立8个“一体站”,年底前在埠子镇完成建立1个区级收贮中心。今年1-10月共计回收废旧地膜94.69吨,回收率达94.7%。与南通大才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签订残膜处置合同,对回收后的不能再利用的残膜及时处置。收储农药包装废弃物80吨,已处置78吨,处置率达95.12%。

持续开展“双减”活动,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大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全年共建设水稻侧深施肥、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6个,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6个。示范区总面积6865亩,实现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在提高耕地地力的基础上,减少化肥使用量,减低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集中展示“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绿色防控技术。

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多种形式利用新技术。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打捆离田综合利用工作,支持建设秸秆收储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培育壮大高附加值的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形成多元化利用、市场化运作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格局,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6%。

扎实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绿色畜牧业发展,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防止过量使用,促进源头减量。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充分发挥病死动物集中收集处理的作用,探索病死动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严禁病死动物随意乱抛,减轻源头污染。目前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39%。列入2022年度整治提升清单规模场和非规模场37个,目前已完成整治提升26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