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南京市江宁区千里沃野铺满金黄,农民在田间忙碌着,绘就一幅喜人的丰收图景。
在汤山街道阜庄村,占地1500余亩的高标准生态农田示范区已是一片金黄,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待到11月初,这里将开镰收割。2014年起,阜庄村与南京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建成千亩绿色、生态、高效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打造精致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今年夏天黄梅天气反常,在水稻进入拔节孕穗期又遇上罕见高温、干旱,但从水稻长势和测产情况来看,整体产量还可以,预计亩产可达500多斤生态大米。”
在江宁街道花塘社区红楼稻香村,大观园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粮食烘干中心马力全开,巨大的烘干设备24小时轰鸣不息,加班加点运转。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今年基地种植600多亩水稻,烘干中心有9台烘干机,烘干能力达150吨,服务面积达6000余亩。
农情调度显示,江宁全区水稻已收获5.7万亩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的20%。小麦意向种植面积10.8万亩,已种植0.4万亩,播种进度为4%;油菜意向种植面积7.8万亩,已种植1.2万亩,播种进度为15%。进入11月,江宁将迎来秋收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