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尊敬的杨伟红委员:
感谢您及委员们对我省知识产权事业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在全省开展外贸企业出口(知识产权)护航行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先后下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加强海外维权援助服务,有效推动我国权利人合法权益在海外依法得到同等保护”等有关要求。江苏作为外向型经济发达省份,提高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是我省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一、我省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简要情况
(一)加强引导,支持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一是积极鼓励企业申请PCT国际专利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近三年来,我省共奖补国(境)外专利4964件、资金10982.4万元,奖补商标国际注册133件、资金317万元,支持企业加强对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降低国际竞争风险。二是强化涉外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供给。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启动建设,3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落户江苏,7家国家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获批成立,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多维涉外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和国际化专业人才培训。三是推动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先后成立物联网、海工装备、石墨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等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联盟,整合产业链知识产权资源,解决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问题,支持联盟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和产品,构建若干专利池,形成相互支撑的专利集群,提升产业发展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二)多措并举,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一是及时推送海外知识产权案件信息。建立“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及问题采集”机制,掌握我省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重点跟踪美国涉及我省企业的“337调查”,及时推送案件动态和预警信息,指导企业防范和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二是编印企业“走出去”知识产权保护指导材料。先后编制《江苏省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典型案例集(2008-2017年)》、首批10个“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做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提供一手案例资源,为企业提供案例帮助。三是广泛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培训。为增加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申请、维权、风险防控操作等实务技能,3年来共培养涉外知识产权人员2000余人,培训企业3000余家。四是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智囊团队。依托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吸纳并收录了涉及化工、医药、机械等16个领域的28家合作单位库和108名专家进入专家库,其中包括3家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智力支持。五是持续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维权援助。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以及常州、苏州等市,先后出台《企业知识产权涉外维权援助办法》《企业知识产权涉外维权援助工作辅导手册》等政策举措,在法律咨询服务、纠纷化解指导和资金支持引导等方面帮助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处理知识产权维权事宜。
(三)齐头并进,推进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业机构建设。一是设立省应对美国“337调查”公平贸易工作站。2018年,我省设立江苏省应对美国337调查公平贸易工作站,以“反应快捷、救济及时、专业指导”为主旨,积极开展美国337调查涉苏案件应对及外贸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工作。2019年,工作站因工作突出,被商务部升格为国家级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二是设立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江苏分中心。今年4月,江苏分中心依托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分中心建立了资源共享、信息报送、协调联动和培训指导等各类维权援助机制,将积极开展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收集与报送、案件业务指导、风险防控培训与宣传、纠纷应对资源协调等工作,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服务。三是发挥社会化涉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作用。以智慧牙、寰球智金·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舜禹国际知识产权全球化平台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化涉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成长良好,为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布局、许可协议谈判、尽职调查等各类海外知识产权服务。
您关于“建设我省外贸出口知识产权预警信息平台”“为企业的专利产品提供权威的第三方认证和背书”“开展企业产品出口和境外参展知识产权责任保险”“支持我省应对337调查公平贸易工作站的建设”“发挥常州等地‘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我省企业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和“全面提升出口企业防范和应对国际知识产权壁垒的能力和水平”的有关建议,既反映了外贸出口企业对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提出了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切实举措,体现了您及各位委员希望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我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热切期盼,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融入到今后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中去。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局将积极发挥省知识产权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积极争取资源条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工作,为我省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一)强化统筹协调,构建覆盖全省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一是加强机构建设。加大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江苏分中心的支持力度,发挥江苏分中心在全省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的主力军作用,推进江苏分中心与全省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中心及今后获批的分中心等公益性服务机构的工作统筹与协作;配合商务厅进一步支持应对美国337调查公平贸易工作站建设,支持工作站开展美国337调查对我国出口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风险与预警研究,帮助企业对知识产权风险信息实时动态监控,要求工作站实时跟踪对于影响我省企业多,范围广的重大案件,通过政府购买工作站服务的方式向涉案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指导;加强对社会化维权援助机构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参与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推动构建横纵协调、点面结合、社会共治的构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实现全省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服务“一张网”。二是加快人才培养。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知识产权国际学院,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服务机构等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建立包含知识产权司法行政机关、国内外法律服务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在内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库,及时按照企业需求提供智力援助。三是开展宣传培训。联合召开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主题座谈会或研讨会;配合省商务厅、省贸促会依托中国品牌海外展、广交会、华交会等优质展会资源,以及各类媒体及电商平台,加大对江苏自主品牌的海外推介力度;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和纠纷应对培训力度,指导企业加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防范;及时发布境外展会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和保护指南,指导出展企业避免和应对侵权风险。四是加强信息支撑。我局将在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下,启动建设省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对接国家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智南针网”,充分发挥平台“海外预警+针对性风险评估”的作用,提供“海外专利布局”“海外参展”等栏目链接和在线服务,为我省“走出去”企业提供海外总体产业知识产权预警以及针对产品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分析;加大国家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智南针网”的推荐推广力度,引导“走出去”企业用好需求信息;支持智慧牙、佰腾科技等社会化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发展,为创新主体、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提供多元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支撑。
(二)强化问题导向,建立满足企业需求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机制。一是推动建立知识产权第三方认证机制。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广专利标识标注工作。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标识标注办法》(局令第63号),以“政府支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的思路,利用互联网和二维码技术,为“走出去”企业标注专利产品;配合省司法厅鼓励公证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公证业务。按照国家部署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公证悬赏取证制度,培育知识产权公证服务示范机构。以公证法律服务为核心,对知识产权实现从权利产生、权利确认到权利交易、纠纷解决的服务与保护全流程覆盖。公证结果也可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第三方认证与背书。二是推动建立驻外机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联络机制。依托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海外分中心(国家已在新加坡、德国慕尼黑开展试点),建立点对点联络机制,为我省“走出去”企业在海外遭遇纠纷提供维权援助;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推动我省在主要贸易目的地、对外投资目的地派驻工作人员的增设知识产权援助联络职能,帮助我省在外遭遇知识产权纠纷的企业联系到服务专班,及时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三是建立健全意见收集、反馈回访长效机制。每年定期开展“走出去”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需求调研和走访,通过海外知识产权维权问卷调查、电话采访、上门调研的形式,及时收集整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产权困难与问题,了解了市场主体在走出去知识产权保护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深层次诉求。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在“走出去”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指导。四是健全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收集、研究和发布机制。依托高校知识产权学院和研究机构,设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心,搜集我省企业的涉外知识产权案例,研究跟踪我省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信息,及时向“走出去”企业进行发布;对搜集到的我省企业涉外知识产权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案例著录项目信息、裁判文书全文、涉案企业信息、涉及国家和地区信息等方面进行收录,在编制案件信息的基础上研究共性案件,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企业走出去风险防控指南,指导企业及时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
(三)强化条件保障,支持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可持续服务。一是加大支持力度。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奖补,在理论研究、信息查询、宣传培训、项目支持等方面,加大对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合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公益性、专业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咨询服务;鼓励各地将海外维权援助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推动落实经费保障政策。二是推进资源共享。依托国家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的海外服务资源,进一步吸纳完善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服务机构和专家资源,建立定期沟通和实际联系机制;对接北京、“长三角”等地的国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我省创新主体建立多条国外服务机构为主、国内服务机构配合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服务线;挖掘省内有潜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通过理论学习、实战操作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提升江苏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推动保险落地。进一步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以推广海外侵权责任险为重点,完善产品设计,加强宣传引导,鼓励“走出去”企业通过购买企业产品出口和境外参展知识产权责任险,增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能力;推动“佰腾科技”、“我的麦田”等知识产权数据平台和保险公司合作,在帮助企业“走出去”做好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和预警的同时,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险,降低海外侵权风险。四是争设援助基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市场化筹措互助性海外维权经费,规避企业海外维权的合规风险,探索设立“江苏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基金”,制定专家评估机制,为遭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有可能和解或者胜诉的企业进行资金支持。遴选关系到我省产业发展的重要纠纷案件,进行全程跟踪指导、资金支持。
最后,再次感谢您及各位委员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支持,,也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努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