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04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顺势而为绿色发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腾飞的建议)
时间:2020-07-17 17:38 来源: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字体:[ ]

高纪凡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顺势而为绿色发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腾飞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上升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美丽中国新图景徐徐展开。绿色发展是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污染物减排的重要贡献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受益者,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民营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强化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理念

(一)搭建沟通协调平台。自2018年10月起,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建立“企业环保接待日”制度,把每月第四周的周四定为全省统一接待日,为企业搭建好生态环境服务平台。自“企业环保接待日”制度建立以来,共接待企业一千五百余家,帮助解决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和困难近两千项,其中绝大部分企业为民营企业。“企业环保接待日”已成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加强与企业沟通协调、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帮助企业解决环保方面问题的重要平台。

(二)多措并举精准帮扶。组织开展“千名环保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搭建环境治理供需平台,着力解决企业在政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开展“金环”对话,组织“银企对接会”,大力推进“环保贷”;出台错峰生产及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办法等等,有的放矢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难题。

(三)宣传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入走进企业,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去年6月,省生态环境厅邀请6家行业协会、社团组织联合推出“美丽江苏,七彩约定”,并在《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各行业协会企业带头公开承诺,履行环保责任,共建生态文明。

(四)正向引导强化责任。推行绿色发展“领跑者”制度,持续组织企业绿色承诺、绿色行动案例评选等活动,深入挖掘我省企业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活动的生动实践,弘扬绿色发展正面典型,讲好企业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环保故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效应,激发治污减排的内生动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在制定我省《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时,谋划制定相关引导政策,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对于民营企业参与的绿色发展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优惠。

(二)增加金融支持。积极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获取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南通市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10亿元,无锡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企业债券3亿元,均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助力企业快速发展。构建以“首投”“首贷”“首保”为重点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缓解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苏科贷”累计向民营科技企业发放低息贷款553亿元,“苏科投”引导天使投资机构向381家初创期民营科技型小微企业股权投资13.9亿元,“苏科保”带动保险机构向850家民营科技型企业提供580亿元的科技创新风险保障。

(三)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国家、省重大项目建设。依托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布局一批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协鑫大尺寸晶圆片等一批重大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建设。建立新型电力(新能源)行业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示范工厂,支持张家港协鑫、盐城润阳悦达列入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试点建设。

三、支持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一)培育创新型民营科技企业集群。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天合光能等民营创新型领军企业超100家,近20家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截至目前,培育的创新型领军企业156家,科技型拟上市企业1531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000家,其中民营科技企业占比超过80%。启动“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计划”,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培育库,着力把研发机构建设在企业,2019年新支持6家民营企业建设企业重点实验室,新建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余家。

(二)提升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聚焦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瞻领域和高端芯片、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牵头组织一批产业前瞻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承担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形成一批自主创新战略产品和高端装备。2019年度,由民营科技企业牵头实施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和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达165项,省拨资金超7.5亿元。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创新纽带作用,联合天合光能、法尔胜集团等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共建一批联合创新中心,协同攻关产业关键技术瓶颈。

(三)推动民营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联合研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国内“985”高校与我省合作全覆盖。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以民营科技企业需求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等品牌人才工程,2019年省双创计划立项支持双创人才548人,双创团队45个,努力以人才优势构筑创新发展优势。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 “产业教授” 选派工作,带动8万多名专家教授常年活跃在创新一线,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四)完善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聚焦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打造科技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搭建技术转移平台,加快建设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累计汇聚各类信息数据超过480万条,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信息。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城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近300家,年均服务民营科技企业超30万次。

四、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一)大力推进资本市场服务绿色经济发展。推动绿色企业上市是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体现,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光伏企业等新能源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截至2020年4月15日,仅光伏类企业,我省就有4家上市公司,累计股权融资额达149亿元。

(二)积极推动我省民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充分发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作用,建立省有关部门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我省科创板上市工作,为江苏高科技民营企业提供科创板上市的便捷通道。截至2020年6月,我省共有22家企业登陆科创板,位居全国第一,其中21家企业为民营控股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计划,鼓励能源资源行业龙头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能源资源开发,支持优势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境外能源资源合作基地;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完善企业培育机制,压实地方培育主体责任,引导民营科技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高校院所资源向民营企业开放,全方位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继续加强与上交所、省市金融监管局等部门的协调,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简化审核流程,提高上市效率,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加大后备资源储备挖掘,帮助企业解决好上市过程中的重大疑难问题。

感谢您对我省民营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支持我们的工作。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0年6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