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投入7000余万元整治河塘1000多个
——“水韵铜山”洗亮村庄“眼睛”
时间:2019-06-13 07:26 来源:新华日报 字体:[ ]

水车悠悠转动,哗哗的水响像一首动听的歌;清水潺潺的河塘边,垂钓者尽情享受美景带来的愉悦……近日,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汉王村里,一派苏北小江南的美丽风光。

汉王镇因刘邦在此拔剑得泉而闻名,至今泉水长流不息。近年来,该镇依托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水”成为重要旅游开发元素。但以前由于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岸养殖场较多、水系不贯通等原因,形成好几条黑臭河道,“水”一时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铜山区水利部门和汉王镇达成共识,以水美乡镇、水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全域水环境整治,尽快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变成现实。仅去年该镇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就投入7000余万元,境内3条黑臭河道得到彻底整治,18条骨干河流实现全面贯通,取缔近百家小养殖场,同时配套建设玉带河滨水风光走廊。如今,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成为汉王最吸引人的乡村美景。

乡村要实现生态宜居,优美水环境是重要一环。铜山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韵铜山”建设全面铺开。在偏远的单集镇新河村,一座取土坑、垃圾坑经过深挖及与主河道贯通,如今成为村前最亮眼的美景。村子东北角的一个死水塘也经过精心打造,安装护栏、种上荷花,成为村子的美丽点缀。塘边居住的老人周洪景高兴地说,原先屋后臭水塘、门前养猪场,成天臭烘烘,现在河塘变美了、猪场变成了广场,出门就是风景。

铜山区农委主任刘建忠说,铜山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把河塘治理作为公共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把“不填塘”作为硬性规定,该拆的拆、该挖的挖、该通的通,把河塘充分凸显出来,去年以来全区整治河塘1000多个。

河塘成了村庄的“宝贝”,大家都千方百计做好水文章。三堡街道潘楼村内有大小5个汪塘,以前是倾倒垃圾、废水的臭水塘,村民纷纷避而远之。治理后,所有河塘连贯起来并与村外的大河相连,鱼鸭畅游,乌篷船泊岸,河边栽种花草树木,添置运动休闲设施,水边人家成为人们最羡慕的“风水宝地”。柳泉镇北村靠近微山湖,村里将村前的一片养鱼塘改造成万荷园和游船码头,成为乡村游一大亮点,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一半村民吃上旅游饭。村党支部书记刘广铎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带给老百姓的不仅仅是优美的环境,还有鼓鼓的钱袋子!”

“要让农村的河道真正清起来,截断污染源是根本。”铜山水务局局长胡轶辉说。为让河水变清,近年来铜山建起15个镇级污水处理厂,投资1.6亿元实现镇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率超过90%,目前正在把污水管网向村庄延伸,有条件的村建起小型污水处理厂,以彻底改变污水直排入河的历史。同时大力度实施生态补水、打通断头河等措施,让水串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区里每年拿出2000万元,实施河道市场化保洁。通过公开招标,把河道日常养护托管给专业保洁公司,同时利用河长制对河道进行规范化管护;扭转以前重水下、轻水上的思想,将30%的工程资金用于河道景观化打造,实现建一处工程、造一处景观、治一条河道、成一道风景。通过综合施策,铜山乡村水环境得到根本提升,截至去年底,全区共建成水美乡镇3个,水美乡村30个。

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说,河塘就像村庄的眼睛,河塘亮起来,乡村就有了灵气有了生气,苏北大地同样可以呈现水韵悠然的江南水乡美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