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培育更多“知农”“智农”
时间:2019-01-08 07:48 字体:[ ]

□ 王向红

县委书记讲坛

近年来,涟水县立足传统农业大县的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将富民达小康作为全县六大战略重点之一,大力实施“一路一廊”战略,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力打好产业富民攻坚战,走出了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彰显涟水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坚持产业为根,夯实乡村振兴之基。树立“产业兴农、产业富农”发展理念,加快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具有涟水印记的优势特色农业。做大特色产业。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聚力培育食用菌、中药材、瓜蒌、鲜切花、芦笋等一批优势新兴产业,先后建成3万亩瓜蒌、中药材种植基地,3.1万亩花卉苗木基地、5000亩芦笋种植基地以及2000亩食用菌产业基地,带动建成百花园、百药园、百菇园、百果园等一批特色农业园区,实现县级重点农业园区镇镇全覆盖,示范引领全县现代农业特色化发展。做优产业链条。注重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聚集与联动,成功打造粮食产业链、畜禽产业链、设施农业产业链三大完整产业链条,积聚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8家。注重放大品牌效应,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地举办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高沟捆蹄”“涟水鸡糕”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中华老字号农产品广受热捧,安东米富、中达康富硒米、涟水芦笋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农产品成功打响市场。做强新型业态。积极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培育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特色小镇等新产业新业态,建成石湖花果湖生态福地、红窑金鸡坨生态农庄、保滩璞趣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创成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和7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了一批以苗木花卉、云锦织造、红色文化、中草药养生为主题的特色小镇,打造了一批以书法文化、豆腐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村,为美丽乡村注入文化灵魂。

坚持脱贫为要,巩固乡村振兴之本。围绕“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充分激发富民内生动力,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产业鼓起“钱袋子”、走上致富路。强化组织保障。将脱贫攻坚作为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县、乡、村三级书记每年分别拿出30%、50%和70%左右的时间精力用于抓扶贫、抓脱贫,全县所有党员干部与低收入农户、市县机关单位与经济薄弱村帮扶结对全覆盖,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全部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每镇明确一名扶贫专干专职扶贫,同时选派“扶贫书记”驻村扶贫,成立“村书记顾问团”指导扶贫,全县上下同心协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强化项目攻坚。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因村因户精准施策,累计申报实施精准到户扶贫项目5000多个,落实各类就业岗位1800多个,新增3000瓦屋顶光伏项目400余户。统筹扶贫资金在53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兴建光伏电站,选择10个贫困村试点实施土地股份试点项目,有效带动村集体和低收入户增收脱贫。在重点片区,实施旱改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片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强化志智双扶。针对部分低收入户和经济薄弱村“不会富”、帮扶责任人“不会帮”、致富求助服务信息“不对称”等难题,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阳光扶贫超市”,成功帮助400余农户实施精准到户项目、176名农民实现就业、28个村实施45个壮村项目。同时,建立健全“1+2+3”产业扶贫机制,成立涟水益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收取固定租金的模式实施2个扶贫产业园项目,采取参股形式建立3个光伏电站,获取收益全部用于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

坚持改革为纲,激活乡村振兴之源。把农村改革贯穿于“三农”发展全过程,充分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最大限度地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逐级调处、四级联构”调裁机制,建成全市唯一的实体化农村土地矛盾调解仲裁庭。放大首批省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县示范效应,率先建成覆盖县乡两级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累计交易额10.35亿元,跻身全省20强。加快涉农资金整合使用。以支农资金打包整合为机遇,将中央、省、市以及县各级财政安排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进行集中整合,力争效益最大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难题,推出一批以农村党员干部、有种田经验者为主体的“老农”,吸引一批以在外打拼、想返乡创业人士为主体的“新农”,培植一批以工商资本、涉农团队为主体的“知农”,引进一批以高校毕业生、专业人才为主体的“智农”,使农民实现从“世袭身份”到“全新职业”的转变。同时,加快推动“家庭农场”向“家庭农场集群”、“合作社”向“合作联社”转变,切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作者为涟水县委书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