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涛:初心不改 情怀依旧 在脱贫攻坚中书写人生新篇章
时间:2018-08-21 16:09 来源:省扶贫办 字体:[ ]

我是一名苏北地区走出来的农村孩子,记忆最深的是农村的自然和淳朴。印象中的乡镇工作,还是七年前在乡镇领导岗位上为化解农村债务问题而努力的工作场景。虽然离开农村有段时间了,但心中始终记挂着养育我的农村。今年4月初,当得知新一届省委帮扶工作队报名信息出来后,我在单位第一个递上了申请表,从心里渴望再回到农村,为扶贫攻坚和精准脱贫贡献一点微薄之力。幸运的是组织批准了我的请求,给了我再回农村工作的机会。4月中下旬,我带着脱贫攻坚的使命、带着组织的重托、带着家人朋友的期望进驻省定经济薄弱村——吴集镇三和村。说实话,我当时既担心又憧憬,担心的是离开农村多年,帮扶也是人生经历“头一回”,对是否能够胜任帮扶岗位没把握,憧憬的是终于有机会再次回到农村,能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做点贡献,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担心很快烟消云散。在队长李爱国同志指导下,在镇村干部支持下,我很快找回了农村工作节奏,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帮扶突破口要在调研中找到,在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充分交流后了解到,目前吴集镇三 和村共有未脱贫低收入户111户316人,其中低保户50户148人,五保户21户24人,一般贫困户40户144人,多数以因病、因残、因灾致贫。三和村地处偏远,无区位、资源优势,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且耕地大部分只能种植旱作物,村集体基本没有收入,农户经济收入普遍比较低。掌握了村基本信息及致贫原因等具体情况后,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如何因地制宜的制定帮扶项目成为了我初到三和村的工作重点。

五月,麦香越来越浓,阳光挥洒在泛黄的麦田里,即将丰收的田园美景掩盖不了三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匮乏、低收入户众多的现实。低收入户沈业龙,他自己患有严重哮喘病,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就住在一间很小的简易房子里,一个人承担着女儿上学的各项费用。每次和他交谈都听不到抱怨声,听到最多的是他自强的话语。他告诉我,“现在政府逢年过节送来慰问品已经很感动了,尽可能不给政府添麻烦。虽然身体不好,但在路边搭个自行车电动车修理点,尽可能的自食其力”。沈业龙的话语令人动容。如何帮助像沈业龙这样的低收入户们脱贫,成了我每天最大的心事。

在曾经担任三和村支书20年的李前金家中,我找到了方向。李老和我交流时说,“现在从上到下都很重视扶贫,但多年来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很多人脱贫再返贫或者只是临时脱贫,希望省经信委能给三和村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为三合村创造可持续收入来源,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村集体收入强大了,村支两委也就有为村里谋发展谋振兴的本钱,这样村级集体经济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同时一些特殊贫困户可以通过集体收入的反哺来实现脱贫”。李老的话点到了关键处,要想实现村集体和低收入户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必须依靠产业,那么三和村的产业脱贫之路在何方呢?

通过深思熟虑与多方论证,我和同事刘华觉得实施光伏扶贫项目能有效利用后方单位资源实现帮扶村造血式脱贫。在充分征求多方意见后,我们决定共同为帮扶的三和村、后荡村争取1兆瓦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在省经信委领导关心下、在淮阴区委区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省经信委首次将对口扶贫光伏项目纳入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引导资金项目指南。项目申请获批建成后可持续20年为这两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及低收入户年增收共计60万元左右。得知项目纳入指南后,我们冒着大雨为项目选址奔波,与设计院商讨方案,和相关单位沟通协作项目资料申报等等。通过项目推进工作,我也充分感受到了淮阴干部们一心为民、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我坚信,淮阴的脱贫攻坚事业必将取得最终胜利。

下一步,我将竭尽全力推动光伏扶贫项目尽早建成,让三和村集体和低收入户早日拿到“阳光收益”,争取早日脱贫。同时,我将坚持大扶贫格局,在行业帮扶上做足文章,积极为淮阴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及高端制造业发展等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助推淮阴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仅是组织交付的重任,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政治素养的考验和做人的道德追求。有压力、有责任,才有收获,才有效果。只有怀着初心勇往直前,带着情怀不惧困难,才能在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书写人生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