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彦:“马向阳”的七个瞬间
时间:2018-08-21 15:51 来源:省扶贫办 字体:[ ]

“三门干部”

2016年春节前夕。

正在家中休病假的我,突然接到周局长电话,说局里正酝酿新一届的扶贫干部下村担任第一书记,任期两年。我只和家人随口商量了几句,匆忙间就稀里糊涂应承下来,心想局里肯定只是要个态度而已,怎么可能真派我这种既不生长在农村、又从来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人去扶贫。

没过几天,人事处通知说研究确定选派我去,我这下彻底慌了神,首先想到的不是年迈多病的父母和年纪尚幼的儿子,而是怕挑不起这个担子,辜负了组织的信任。

局里一位老处长和我半开玩笑地说:“你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典型‘三门干部’,下去肯定干不好。”天生不服输的我心里暗暗憋了一口气,非要干出点名堂让你们瞧瞧。


“不择手段”

2016年5月上旬。

下村工作两个月了,通过前期深入细致的走访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我深刻认识到,在省定经济薄弱村,如果不首先发展产业,干工作就寸步难行,当干部就毫无威信。

村里镇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建标准化厂房。一幢2000平方米的厂房,少说也要100多万元的资金,可钱从哪来?这个问题愁得我好几晚没睡好觉。某日一大早醒来,突然想到单位同事小陈的爱人在省厅刚被提了副处长,便寻思着去找她想想办法。小陈很爽快地答应帮忙,没几天就传来消息,说省里刚刚给市里下达了1000万的扶贫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项目,但是要求填报专业性很强、审核很严格的项目资金申报表,纯粹外行的我一边百度查询一边搜肠刮肚,硬是熬了两个通宵,终于完成了项目申报。

事后知道,这份申报表不仅帮助我们村争取了40万元的厂房建设资金,而且还帮助另两个村争取了60万元资金用于厂房建设。两个通宵赚了100万元,值了!

我们村的厂房成了工作队最早开工建设、率先投产运营的标准化厂房!


“上了一课”

在修路这件事上,我和村干部一开始是有严重分歧的。我的最初想法是,修路就应该修一条笔直宽阔、大道通衢的路,上面不管谁来看都会满意。可乡亲们拿给我的图纸,却是十几条东边几十米、西边几百米零零碎碎的小路,我一打眼,心里满是不乐意,可不乐意归不乐意,还是拉着村支书一块下地,照着图纸把要修的路全都走了一遍,心里才慢慢有了底。你别看图上画的东一横西一竖的,它其实把村里所有的断头路连接成了严丝合缝的一张网,能全部解决全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这算是给自以为是的我好好上了一课,懂得遇事要脚踏实地,要多听听乡亲们的意见,不能只唯上不唯实。

现在,由民心路、连心路、同心路、齐心路、向心路等组成的村级联组路网体系已全面建成,使全村群众彻底告别了过去出门“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的生活,村庄环境也得到了整体提升。


“灵机一动”

还是为了修路的事。

交通局让上报几条拟新修道路的起止坐标。七条路,如果每条路不算拐弯头尾两个坐标,就是14个坐标,28个经纬度数据。按正常的办事程序是,先向镇长汇报,再由镇长指定分管领导负责,再由分管领导交代给具体部门,再由具体部门委托专业队伍测量放线,还得请人吃饭、端茶奉烟,中间如果再遇到哪个领导出差就会用时更久,粗略计算没一个月根本下不来,到时黄花菜都凉了。就在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我忽然间灵机一动,“现如今信息化时代了,求人不如求己,何不下载个手机APP试试?”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找着个挺精确的坐标软件,于是,一个人、一台车、一部手机,我一下午便完成了这项工作。

我的心得体会:只有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真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哪个优先”

用镇上高书记的话说,我们村的村部是全区省定经济薄弱村里最破的。眼看着村里村户脱贫两大任务都已提前一年完成,新村部建设始终是我的心结所在。

记得刚来没多久,健仪小学周校长大热天抱着几个西瓜来找我,说小学还差一间多功能教室,希望工作队能够帮忙。西瓜没收,但这事算是记下了。

工作队里大家都在建村部,我是不是也该建村部?可是资金有限,村部与教室只能选一个,我反复考虑后决定先建教室。百年树人、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定要让农村的孩子们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用上多媒体,让他们进一步开阔眼界、拓展视野,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逐步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

如今,“知行爱心教室”投入使用,新学期孩子们已经在新教室里上课了!


“成功之母”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顺,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我所愿。就比如光伏这件事。

由企业全额垫支并提供信用担保,采取“政府+企业+金融+集体+农户”+“第三方保证”的“5+1”模式,预计投资规模达数亿元的“万户阳光工程”,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可以说占用了我几乎全部的精力。数次专题汇报,数次会议协调,实施方案反复修改,合同文本几易其稿,最终没能成功,既有客观条件因素制约,也有人为观念因素影响,使人深刻体会到为民办实事之艰难。项目再好、预期再高,要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成功,要在多方博弈中寻求各方均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才是成事之关键所在。

虽然项目没有成功,但是通过整个过程的全面历练,让我丰富了见识、增长了才干、积累了经验。特别是黑龙江青冈县县委张副书记、省委统战部秦处长等领导先后专程来淮,就光伏扶贫项目调研取经,让我感到自己的辛苦付出和努力并没有白费。

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


“主动邀审”

2017年5月下旬。

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即将进入攻坚收尾阶段。为了进一步规范经费使用,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确保以资金管理的零风险为帮扶工作画上圆满句点,我以个人名义向工作队领导建议,主动邀请审计部门对本届帮扶工作的全部项目资金和工作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审计。审计情况内部掌握,一来符合“阳光扶贫”要求;二来可做到心中有数;三来通过以审计促规范,边审计边整改,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切实防止触碰“高压线”和“地雷区”;同时,由被动迎审变为主动邀审,也不失为一条创新举措。


作者简介:廖彦,男,省物价局办公室(行政审批服务处)主任科员,2016-2017年度江苏省委驻淮安区帮扶工作队队员、苏嘴镇健仪村第一书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