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杨文喜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省及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宿迁、徐州等沿大运河8个设区市均已发文组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并积极开展工作。省发改委精心组织开展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前期调研和编制工作、认真谋划经济长廊建设。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厅牵头召开文化长廊、生态长廊建设专题座谈会,建立协调机制,推动任务落实。省社科院积极筹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会同省社科规划办推出一批重点研究项目。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动筹划一批重大品牌项目。组织对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集中宣传,中央和省主要媒体推出系列报道,产生良好反响。可以说,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百舸竞起、全面起步。省文化厅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创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
在整合提升大运河沿线现有各类文化产业积聚区的基础上,根据《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争取在大运河沿线8个设区市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点示范基地。
2.培育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打造运河沿线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瞄准技术前沿,聚焦重点领域,加强前瞻性部署,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在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行业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3.推动非遗和创意产业结合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着手,在沿大运河流域的艺术学校开办两类专业。一类是艺术表演专业,包括昆曲、清曲、锡剧、评弹、淮海戏、淮剧、柳琴戏、徐州琴书、徐州梆子、扬州评话、杖头木偶等。刚柔兼济,充分体现江苏南北地域文化特点。还有一类是各类传统手工艺,主要有刺绣、苏州制扇、苏州缂丝、苏州民族乐器、扬州漆器、扬州玉器等。
4.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
积极推介大运河文旅产品参加“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第十五届常州动漫节”、“第八届无锡文博会”等重大展会。利用优质展会资源,宣传大运河优秀文旅品牌。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运河沿线地区文旅企业、文旅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5.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加快推进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文化企业开发高品位、有特色、多样化的运河文化创意产品,对常州大运河风景路、苏州古城旅游区、淮安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无锡清名桥旅游区等文化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继续推进运河沿线城市省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文化金融特色机构申报认定工作。
江苏省文化厅
2018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