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031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早期干预的建议)
时间:2018-06-29 10:32 来源: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字体:[ ]

殷乐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早期干预的建议》收悉。现结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监测和预防控制。《“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和《江苏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均将慢性病综合防控作为重要内容,并提出了一系列慢性病防控工作措施和目标。2018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对未来5-10年慢性病防治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作了明确。近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财力投入

新一轮深化医改以来,省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包括心脑血管在内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仅2017年就安排4297万元支持慢性病防控,同时我省面对所有常住人口全面实施了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服务项目,也是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早期干预。伴随着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深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政府补助经费标准的增加,我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慢性病防控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开展,省财政一直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扶持力度,2018年共安排5.37亿元扶持150个乡镇卫生院和1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基本建设、设备配置以及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全科医师、培训农村卫生人员、支持开展城乡卫生对口支援和招聘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等。今后,我省将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保障经费投入,努力构建运转高效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为提升全省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

全省各市、县均已推开医联体建设,截至2018年3月底,全省有各种模式和性质的医联体325个,其中城市区域性医疗卫生保健集团112个,农村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医疗集团153个,专科联盟60个,全部三级公立医院均参与医联体建设。通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销比例、改进结算办法等措施,建设覆盖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机制。2017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近60%;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比例超过50%;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续性医疗机构转诊18.5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3.3%;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二、三级医院转诊达143.3万人次,同比增长4.1%,增长幅度明显下降。县域内就诊率接近90%。此外,我省正在大力开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在6个市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在9个市11家基地医院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综合干预。下一步,我委将联合省人社、财政、物价等部门,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通过合理规划组建医联体、加快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心脑血管治疗药临床使用管理、完善医保和价格配套政策、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等措施,积极探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积极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控制、初诊筛查、转诊治疗、术后康复、健康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

三、强化宣传引导

全省各地结合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五进”(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乡村、进企业)活动,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结合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等活动,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理念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开展“世界卒中日”等系列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慢性病防治工作者深入社区、农村,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短信、微博等媒介,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宣教、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将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结合,保证系列宣传活动的科学性、公益性和权威性,不断提高居民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意识和能力,逐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危害和疾病负担。加强健康教育的内容建设,组织发布科学防病知识,及时纠正虚假错误信息,坚决取缔虚假广告,严厉打击各类不实和牟利性误导宣传。

四、完善医保政策

为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人社和医保部门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结合门诊费用保障特点,推动按人头、病种、总额和病种分组等综合付费方式改革,到2020年各统筹地区当期用于门诊保障的统筹基金占当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的30%左右;二是协同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等医改配套措施,引导慢性病人到基层就诊,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门诊慢性病长期管理,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取得实效;三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个人账户改革,完善职工医保门诊保障机制,指导各地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完善门诊慢性病病种并逐步规范门诊慢性病待遇,进一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以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帮助和指导!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6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