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319/2018-00383 分          类: 政府办公室(厅)文件 农业、林业、水利 意见
发 布 机 构: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 文 日 期: 2018-10-29
标          题: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学习推广“戴庄经验”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意见 主   题   词:
文          号: 苏政办发〔2018〕82号
内 容 概 述: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学习推广“戴庄经验”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意见
时          效: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学习推广

“戴庄经验”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意见

(苏政办发〔2018〕82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总结推广句容市“戴庄经验”,加快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戴庄经验”的主要内涵

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在赵亚夫同志的指导帮助下,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经过17年坚持不懈努力,探索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形成了“戴庄经验”,对新时代促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一)坚持生态立业,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新技术。戴庄村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立足丘陵地区自然禀赋,以优质、高效、生态为目标,以田园生态系统构建和生态技术创新为重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确定绿色产业布局,在低山陡岗以保护修复为主,发展多种类生态林,构建自然林业生态系统;在缓岗坡地建设经济林果+草+畜禽的农业生态系统;在岗坡塝田与山下冲田,发展稻(菜)+草+畜禽(渔)有机农业生产系统,构建了一个13平方公里小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积极探索高效生态农业技术路径,示范推广“稻鸭共作”“稻肥轮作”“发酵床养殖”“林(果)—草—禽(畜)”等生态种养技术及立体套种模式,引进适应当地的有益动物、植物、微生物种类,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有效提升了农业的质量效益。

(二)坚持强村富民,建立利润多元分配新机制。成立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统一服务,并把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留给农民,用提留的公积金为村民办事,建立了成员收益保底、二次返利、按股分红以及劳务工资、绩效奖金等多元利益分配机制。全村务农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随着合作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入,社员收入稳定增长,集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10年前负债83万元发展到现在年收入200多万元。

(三)坚持人才驱动,创新乡土人才培育新模式。组建由当地农业专家、种田大户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亚夫团队工作室”,吸引返乡农民、科技专家、投资者“三大人才”集聚驻村指导,与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日本鲤渊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深度合作,培育农业乡土人才和职业农民。近年来,句容市依托“亚夫团队”,在戴庄村推广应用农业科技60多项,累计培育农村科技人才1200名,形成了“培育一批人才、兴起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生动局面。

(四)坚持村社结合,探索农村基层治理新路径。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在社内兼职,形成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村民委员会管理日常社会事务,合作社负责发展经济的农村基层社区管理新路径。在这一乡村治理模式下,合作社依托村党组织,提高了生产组织的统一协调能力;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立足合作社载体强化公共服务,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村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村民委员会的公共服务、合作社的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实现了干部得信任、群众得实惠、集体得发展的共赢效果。

二、加快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戴庄经验”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广泛的借鉴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18〕3号)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绿色为导向,以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先进农业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为支撑,活学活用“戴庄经验”,加快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形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一)推进农业生态系统建设。按照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合理确定种养规模,建设完善生物缓冲带、防护林网、灌溉渠系等田间基础设施,积极推广土壤改良剂、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生物农药等新技术新产品,修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和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稳定,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通过建立原生境保护区等方式,着力改善珍稀濒危动植物生存环境。切实控制外来入侵生物,采取化学、物理、生物等措施,防止扩散和蔓延。

(二)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机械化施肥、水肥一体化、智能配肥等高效施肥技术和模式,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有机无机肥结合、基肥追肥统筹,提高科学施肥水平。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规范化、智能化,开展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鼓励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推进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削减5%,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达到85%。

(三)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按照“种养结合、畜地平衡”原则,进一步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开展生态健康养殖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行动,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支持发展种养循环、林下养殖等复合经营新模式。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配套建设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以肥料化和能源化为主要利用方向,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完善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利用体系,鼓励在养殖集中区建立废弃物处理中心,探索建立受益者付费、第三方处理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到2020年,全省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90%,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90%。

(四)推进生态渔业发展。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水域,严格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和长江、淮河、大中型湖泊等重点水域禁渔期制度,推动实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加大渔业品种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虾蟹生态养殖占比,逐步减少投饲性常规鱼养殖。引导渔民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科学调控水质,减少养殖尾水排放。加快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广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池塘工业化养殖、养殖尾水净化及循环利用等技术和模式,探索推进养殖用水集中供给和尾水集中处理。

(五)推进农田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按照“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要求,加强农机农艺配套,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质量,不断完善秸秆收储利用体系,培育壮大多种形式的秸秆离田利用主体,发展高附加值的利用产业。到2020年,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严格执行农用地膜新标准,鼓励使用可降解农膜。加快建立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等回收、处理和利用体系,全面提升农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0年,全省农膜回收率达80%。积极探索尾菜、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选择重点地区、特色品种和重要生产环节,主攻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的梯次利用、循环利用、全值利用。

(六)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加强受污染耕地利用管控,组织开展全省耕地污染详查,摸清耕地污染现状,明确耕地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制定农田污染控制标准,建立监测体系,依法禁止未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和城镇污染物进入农田、养殖水域等农业区域。率先在耕地利用强度大、生产负荷重的地方和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积极推广轮作休耕技术和模式。加强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控污修复,重点推进盐渍化、酸化、瘠薄、砂粘等退化土壤的治理改良,持续提升耕地质量。

三、强化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推动绿色兴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坚持典型引路,在学习“戴庄经验”实践中,把生态农业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一)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将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列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明确相关工作要求,形成合力推进工作的局面。

(二)全面开展试点示范。坚持以县为单位、以乡镇为重点,每年在全省选择10个以上县(市、区),组织开展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建设。各地也要结合实际,选择有条件、有代表性的行政村或乡镇,整建制开展试点示范,提高生态农业建设水平。

(三)提高科技支撑能力。要在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坚持生态优先,聚焦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的目标导向,加快推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生产资料、物质装备的研发推广,为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注重典型示范引领。要加强对基层实践的调研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总结各地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10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联阅读:为何江苏省政府专门发文推广这个村的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图片解读
新闻发布会
媒体解读
视频解读
相关政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