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公共文化供给力强劲
发布日期:2018-11-07 14:28 来源:海安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海安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文化供给来破解发展难题,确保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综合阅读率、公共博物馆服务水平等高质量监测指标走在前列,提高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增加文化设施供给。海安市推进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工程,按照南通市“7+5+N”标准,10个区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列入省和南通市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任务数为231个,目前,已有225个村和社区基本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在南通市处于前列。

二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前三季度,海安市举办“乐一天”农民艺术节活动212场,开展“行万里路、进千家门”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858场。并实施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送讲座等“五送”工程,提高群众参与度、知晓率、满意度。年初以来,累计送戏205场,送电影2480场,送图书21000册,送展览101场,送培训20500人次。

三是加强文艺精品供给。近年来,海安文艺创作氛围浓厚,文艺精品生产亮点纷呈,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均有斩获。涌现出舞蹈《父亲留下的》、歌曲《不朽的范公堤》、小组唱《千秋家谱》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海安设置了青墩文学艺术奖和原创文艺精品生产专项扶持资金,引导民间文艺力量打造文艺精品,确保艺术生产在南通的领先位次。2014年,歌曲《我们的中国梦》和话剧《又见桃花雨》等4件作品,分别获全国和省“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扎染立屏《水浒一百零八人物图》获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2016年,民间舞蹈《荡湖船》受省文化厅派遣,赴德国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成为2016年柏林“文化狂欢节”的一个亮点;2017年,长篇报告文学《支教:在小凉山的28年》获省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舞蹈《父亲留下的》获省第三届“文华奖”优秀作品奖;今年7月底,海安承办第13届省“五星工程奖”苏南片区初评赛事,4件入围终评的舞台奖作品均获省五星工程奖,获奖数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