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319/2012-01128 分          类: 政府文件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通知
发 布 机 构: 江苏省人民政府 发 文 日 期: 2012-09-03 00:00:00
标          题: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2012-2015)的通知 主   题   词: 服务 发展 产业 创新 企业
文          号: 苏政发〔2012〕120号
内 容 概 述: 关于印发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2012-2015)的通知
时          效: 根据《省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苏政发[2016]142号),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苏政发〔2012〕120号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现代服务业

  “十百千”行动计划(2012-2015)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2012-201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2年9月3日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

  “十百千”行动计划(2012-2015)

  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紧迫任务。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转型升级工程的要求,坚持“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发展基调,围绕“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进服务业集约集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提升服务业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水平,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围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创意设计、商贸会展、文化教育、节能和环境服务、旅游健康以及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强化百个服务业重大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每年新增千亿元社会投资;推动百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挡升级,每年新增千亿元营业收入;培育百家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户企年均利税达到千万元水平,促进服务业产业结构层次、集聚区发展水平、企业创新能力、城市服务功能和居民消费水平“五个提升”。

  (一)产业结构层次提升。推动服务业重点产业规模提升,大力拓展服务业新领域,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提升服务业发展整体实力,到2015年,全省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力争达到43%;新兴服务业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二)集聚发展水平提升。大力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向集聚区集中,提高产业集聚度,到2015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5家,超500亿元的1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占相关行业营业总收入比重达到55%。

  (三)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立足服务业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领域,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到2015年,培育形成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50家服务业技术创新企业、30家业态创新企业和20家品牌创新企业。

  (四)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围绕城市功能拓展,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提高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到2015年,省辖市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以上,其中,苏南地区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5%左右。

  (五)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促进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推动居民消费结构由“商品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转变,到2015年,全省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分别达37%和34%。

  三、发展重点

  立足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针对我省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薄弱环节,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动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升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产业层次,形成服务业发展新优势。

  ——金融服务。积极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及信托、租赁、基金管理等各类金融机构,做强做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健全完善创业投资机制,大力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着力优化融资环境,做优信贷产品开发和服务,鼓励发展直接融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发展科技金融、产权交易、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证券经纪、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金融产品和专营机构。加快推进金融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苏锡常功能性金融中心和连云港金融创新区,大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加快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使金融业成为江苏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现代物流。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核心,着力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大力培育物流企业,不断创新物流方式,提高物流业服务效率和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南京、徐州、连云港三大国家级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打造苏锡常、南通省级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群),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积极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园区,培育壮大本土现代物流企业。加大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电子口岸和大通关建设,拓展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努力形成接轨国际、服务全国、辐射周边的现代物流产业高地。

  ——科技服务。实施“服务业科技行动计划”,积极发展创业孵化、技术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评估咨询、新型农技服务等,依托各类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研发机构,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业中心、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区域性和行业性生产力促进机构以及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建设,促进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逐步建立完善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协作网络。推进科技服务标准化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服务体系,保持我省区域创新能力的领先优势。

  ——软件和信息服务。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产业化,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软件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等优势产业。以软件服务外包为基础,积极拓展服务外包领域与市场,建立和完善接发包服务平台。加快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和数字内容服务,提高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实施、系统运维能力。加快建设云计算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和云计算中心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云存储、云安全、云应用服务中心。着力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支持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相关软件技术和产品研发,拓展物联网运营服务和增值服务,创新物联网信息服务新模式,努力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强省。

  ——创意设计。坚持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广告设计、建筑艺术、新兴媒体、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提升广告策划、创意、制作的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一批集创意研发、产业孵化、产品交易、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创意产业示范区,努力提升南京、无锡、常州、苏州4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发展水平。强化设计对装备制造、交通工具、电子信息、服装服饰、日用消费品、医疗器械等产业的支撑,重点提升IC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功能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环节设计水平。重点发展南京、无锡汽车、集成电路和电子设计产业集群,徐州、常州、盐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设计产业集群,南通、扬州、泰州船舶、港口机械设计产业集群,苏州、镇江消费电子、医疗器械设计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具有江苏特点的创意设计创新体系和全国一流的创意设计中心。

  ——商贸会展。促进商贸流通业加快规模扩张,提升产业层次。完善城乡现代流通体系,大力推动传统产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形成一批面向全国乃至国际的具有信息发布、物流集散、价格发现等综合功能的新型市场集群。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城市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着力构建行业领先的第三方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消费者网上购物、电子在线支付等综合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推进农村市场的现代化、信息化,积极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加快建立传统交易市场与新型商业业态相结合的现代农村流通体系。大力发展法律咨询、评估检测、会计审计、人力资源服务等商务服务领域,加快南京河西CBD、昆山花桥商务城、连云港大陆桥国际商务中心等重点载体建设,推动商务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着力打造会展经济新优势,改造提升会展场馆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国内外一流展会到江苏办展,努力培育本土会展品牌,把江苏建设成为商务服务最好、商务成本最低、商务环境最优的省份。

  ——文化教育。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目标,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生产传播方式,重点发展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产业。促进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加快发展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字出版等数字文化产业,努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水平。鼓励和支持骨干文化企业“走出去”,提高江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重点发展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拓展海外教育,规范教育中介服务,积极推动各类培训机构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就业和创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测评和人力资源外包等,建立与企业、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筑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地。

  ——节能和环境服务。适应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的要求,重点发展环境工程设计、总承包服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等环境技术服务,鼓励发展提供环境咨询、工程、投资、装备集成等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加快推进能源合同管理服务,积极探索合同环境服务等新型模式。依托南京、无锡、苏州、盐城、宜兴5个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和常州环保产业园,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节能环保服务基地,形成国际环保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环保创业服务、节能技术服务于一体,具有国际水平的节能环保服务平台。

  ——旅游健康。发挥旅游业关联性和带动性大的优势,积极借助文化元素和科技要素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扩大旅游消费水平。加强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新型业态为特色的新型旅游产品,打造独具江苏魅力的文化、观光、休闲、度假、商务、美食等特色旅游产业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为目标,加快发展包括医疗服务、养生康复、健康管理、休闲健身、营养保健、健康咨询等内容的健康服务业,注重健康产业与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领域的协同促进,加大社会资本对健康产业的投资力度,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借助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的技术优势拓展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搭建服务主体和客体有效互动的健康保健平台,形成完善的健康产业体系。

  ——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住宿餐饮业加快转型升级,以品牌化、连锁化、标准化、便利化经营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餐饮和餐饮休闲街区、城市餐饮配送、定制化餐饮服务,加快酒店连锁、家庭旅社、农家旅馆发展和酒店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绿色餐饮工程和绿色饭店品牌创建。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医疗咨询等家庭服务业,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建设运营。大力拓展家庭用品配送、实物租赁、家庭救助等服务新产品和新市场,率先建立健全多种形式、惠及城乡居民的民生服务体系。努力构建以科技、营销、信息、金融和技能培训等服务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推广、专利应用、农资供应、加工流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农业专业服务。

  致力于十大重点领域相关产业量质并重、提速发展,以百个重大项目建设、百个集聚区提升和百个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为着力点,明确发展方向,落实关键举措,确保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把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作为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服务业有效投入的重要抓手,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领域,着眼于服务业“新业态、新领域、新热点”,推动百个投资强度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促进带动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以项目做强产业。突出实体经济,注重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推进玖隆钢铁物流中心、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等一批优势突出、关联度高、示范作用明显的服务业重大项目,通过集中、连续、有效的项目投入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产业规模。以项目提升层次。注重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集中力量在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云计算等新兴领域推进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江苏电信云计算示范与应用工程等一批具有先导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新兴服务业建设项目,形成一批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以项目培育特色。坚持规划引导,注重资源配置,突出区域产业优势与特色,加快实施南京长江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常州创意产业基地、宜兴环保产业园等一批能够体现区域产业特点,打造区域服务业品牌优势的重大项目,提升服务业发展活力。

  推进集聚区提档升级。推动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制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修编和完善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服务功能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形成20-30家技术领先、模式创新、产业集聚效应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完善功能配套。推广昆山花桥商务城、东方丝绸市场等发展经验,加快推进商务服务、现代商贸等集聚区内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展示交易、中介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强化集聚区功能配套,增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产业集聚。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推动南京软件园、无锡通江物流园等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旗舰”项目,带动行业内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分布集中、分工明确、互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发展专业服务。积极引导无锡工业设计园、泰州医药城科技创业园等创意设计和科技服务类集聚区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提高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水平。

  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制定服务业创新百企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引导服务业企业树立先进服务理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广泛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到2015年,在服务业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形成10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大力提升服务业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创新能力。引导服务业企业把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实施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高端服务产品开发和推广、配套设施改造和更新等科技创新项目,推动企业服务形式革新和服务内涵提升。构筑品牌优势。深入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鼓励服务业企业围绕品牌创建、品牌开发和品牌运营实施品牌一体化项目,放大品牌的增值效应,形成一批国内外著名产品和企业。提升国际化水平。发挥我省开放型经济优势,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大力引进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同时,推进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培育形成一批江苏的服务业跨国公司。

  四、推进机制

  (一)建立工作体系。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分解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分析汇总工作推进情况、组织实施年度考核等具体工作。各地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体系,结合实际制定推进计划和工作体系。省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集聚区的指导与支持力度。

  (二)实施目标管理。“十百千”行动计划实行滚动管理,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每年根据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以及重点培育企业和集聚区发展情况调整充实,年初,省发展改革委(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年度目标任务下达各市、省各有关部门,由各市、省各有关部门落实到项目、集聚区和企业。加强督促检查与考核,省发展改革委建立“十百千”行动计划专项报表制度,及时跟踪了解各地和省有关部门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在此基础上进行年度考核评价,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

  (三)加强分类指导。强化规划引领,根据“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的空间布局和行业发展任务,实施分类指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行业特色发展。苏南地区依托先进制造业基础好、开放型经济水平高的优势,重点发展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创意设计等高端服务业,苏中、苏北地区要抓住跨江联动、沿海开发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产品交易市场,做大做强流通经济。新兴服务业突出高端引领、技术创新,抢占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制高点。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侧重运用新技术、新理念进行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服务业改革创新步伐,通过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推动的高效灵活的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服务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内对外开放,切实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在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资、外资更多地参与服务业发展。抓紧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制环境。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及金融机构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平台,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五)加强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支持,适当增加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和金融类发展专项引导资金规模,新增部分优先支持百个重大项目建设、百家集聚区提升和创新百企示范工程建设。整合优化省有关专项资金,在支持重点上向“十百千”行动计划倾斜,提高资金使用集中度和效率,形成政策叠加效应。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企业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1〕117号),加大对服务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用地保障,修订和完善符合服务业发展需求的投资强度和用地标准,对“十百千”重大项目、集聚区和领军企业优先安排用地计划,保障服务业建设项目土地供应。强化金融对“十百千”行动计划的支持,银行信贷资金、直接债务工具融资要加大对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集聚区提升和创新百企示范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吸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和信用担保机构支持服务业企业创新发展。

  (六)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人才工程”,重点加强现代服务业复合型领导人才、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立足十大领域,着重围绕高技术和专业知识服务领域,加快高校相关学科建设,鼓励建立现代服务业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强化紧缺人才和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省“双创计划”向创新百企示范工程倾斜,支持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先推荐评选“江苏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优先纳入境内外人才培训计划。

 

文件下载及附件:苏政发〔2012〕120号.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新闻发布会
媒体解读
视频解读
相关政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