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省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07-10-23 15:06 字体:[ ]

——2007年1月27日在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省财政厅厅长 包国新

  
    一、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的指导监督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支持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实现了“十一五”财政发展的良好开局。
  2006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1656.68亿元,增收334.01亿元,增长25.3%,完成预算的108.8%;基金收入731.9亿元,增长34.2%;一般预算收入加上基金收入、上划中央四税1547.29亿元,财政总收入为3935.87亿元(不含海关税收等612.28亿元),增长25.9%。一般预算支出1987.59亿元,增支314.19亿元,同比增长15.2%;基金支出705.52亿元,增长30%。
  2006年,省级征收的一般预算收入182.68亿元,增收38.19亿元,增长26.4%,完成省十届人大第二十七次常委会批准的变更预算的106.2%;省级一般预算支出489.99亿元,完成变更预算的94.2%,其中,省本级支出340.13亿元,增支75.52亿元,同比增长14.5%。省级基金收入164.94亿元,增长37.3%;基金支出144.69亿元,增长23.2%。
  2006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稳定协调增长。过去的一年,全省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税源较为充裕;企业和公民的纳税意识增强,税收环境进一步改善。在此基础上,各级财税部门不断完善征管机制,进一步加大非税收入纳入预算力度,促进了全省财政收入持续增收。一是地区间收入协调增长。苏南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和增量分别占全省的63.2%和58.7%,继续保持优势,税收收入占比为87.4%,收入质量全省领先;苏北、苏中增长33.2%和28.7%,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二是各级收入协调增长。省市县三级收入增长都在20%以上,县级增幅超过市级近7个百分点。三是重点开发区收入增长较快,省级以上开发区一般预算收入495.6亿元,增长50.8%。同时,重点企业对全省财政增收继续发挥支撑作用。
  (二)重点支出得到进一步保障。把“三农”以及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列为财政保障重点,有力促进城乡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使广大百姓从公共财政中得到更多实惠。一是支农投入持续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落实“多予”政策。2006年省级财政对“三农”的实际投入180.1亿元,增长20%。支持新建农桥4000多座、疏浚农村河道土方3.78亿方、整治乡村河塘4.4万多条。支持高效外向农业发展,扶持200个设施农业项目、36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以及一大批外向型农业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等。大幅度增加财政涉农补贴,省财政安排粮食直接补贴、农资增支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达18.4亿元,增加9.6亿元,增长1.1倍,全部通过“一折通”直接发放到1369万个农户。省级扶贫小额贷款规模增加到6亿元,新增2亿元,覆盖地区增加到30个县(市)。二是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以提高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收入为目标,全省财政对社会保障和抚恤救济投入达128.67亿元,同比增长22.5%,基本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长机制,提高了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及重点优抚对象抚恤标准等。省财政对助学、助老、助困、助残投入资金达到25亿元,比上年翻一番。三是科教文卫体支出较快增长。全省科教文卫体事业费支出482.14亿元,同比增长19.4%。重点支持了应由政府负担的基础研究、公益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自主开发和创新等公共科技活动。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各级财政安排8.77亿元补助资金保障学校公用经费,使全省706万名学生受益。省财政进一步完善了以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为主要形式的政府资助体系,帮助9.7万名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5万名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省财政安排7.3亿元对经济薄弱地区补助,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年筹资标准由30元提高到50元,全省4087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5%。建立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省对经济薄弱县分类分档补助。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支持经济薄弱地区221个乡镇文化站、200个“农家书屋”建设,推进“三送”活动、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的开展。经过两年努力,初步完成了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基本设备改造任务。全省安排环境保护支出27.8亿元,重点用于电厂脱硫、水源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和生态公益林等建设,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污染问题。
  (三)促进经济发展的力度明显增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区域共同发展。一是充分用足现行财税政策。积极鼓励企业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努力做到应退尽退。2006年,全省出口退税达645.1亿元,比上年增加151.3亿元;各种减免税收达420亿元以上。鼓励企业加速折旧、加计研发经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设立多种专项引导资金。省财政安排服务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软件集成电路、科技创新、循环经济、民营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等资金21.91亿元,比上年增加8.6亿元,采用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有重点地引导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平台建设。三是不折不扣落实区域共同发展政策。全面兑现沿江开发、苏北振兴、苏中崛起、苏南提升的各项区域性发展政策。省财政对市县转移支付及专项补助292.95亿元,其中,对苏北165.86亿元,比上年增长36.6%;根据“全留”政策,省对经济薄弱地区返还11.7亿元,进一步增强了造血功能。
  (四)财政改革深入推进。各地继续加强财政改革,不断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和资金管理水平。一是全面启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根据国务院决定,自编制2007年预算起全面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省财政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业务培训、数据转换、软件调整等基础工作,增强了预算透明度,便于人大监督。二是全面推行省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要求和“先试点、后铺开”的部署,将省级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促进了规范管理。三是全面推开县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在试点基础上,按照“预算共编、账户统设、收付集中、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要求,在苏北各县和苏中转移支付县推行了“乡财县管乡用”模式,提高了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四是深化省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所有省直机关推行了公务卡制度,促进了公务消费行为的规范。五是扩大财政支农资金打包试点。试点县由上年的5个增加到10个,纳入打包的项目22个,资金总额达到3.1亿元。六是加强财政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了业务操作规程,不断完善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资金、管项目的约束机制。
  当前财政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尽管这几年财政收入有较大增加,但由于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日益扩大,支出标准不断提高,加之一些地方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基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较大;二是引税、买税行为有所遏制,但个别地区由于制定不切实际的收入计划,仍存在虚收现象;三是各类债务矛盾有向财政集中的趋势,加大了财政潜在风险;四是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进度偏慢,监督和绩效评估工作力度有待加强;五是少数地方和部门仍存在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节俭意识需要强化。
  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7年,全省财政预算安排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继续执行稳健财政政策,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和谐社会建设,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集中财力办好事关全局和民生利益的大事、难事、实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按照上述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及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2007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如下:
  (一)全省财政预算草案
  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初步安排1900亿元,增长15%;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初步安排2445.12亿元,同比增长14%。
  (二)省级财政预算草案
  省级一般预算收入初步安排202亿元,增长12%。加上预计中央补助收入(含税收返还)、下级上解收入、上年结余收入(含结转),减去上解中央支出、对市县税收返还,收入总来源为690.96亿元。具体将作如下安排:
  1. 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根据省委、省政府既定政策和有关要求,安排对市县转移支付164.01亿元,比上年增加36亿元,主要是增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工资改革转移支付补助和提高县乡公共财政基本保障标准。
  2. 按照“新增财力保重点,调整存量促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省级支出。省级支出(含对市县专项补助)安排526.95亿元,同比增长13.3%。一是用好新增财力。新增财力除考虑省级部门单位按规定调整工资等政策性增支因素外,原则上不增加省级公用经费,将重点向“三农”、社会保障、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倾斜。二是调整存量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突出支持重点,增加对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
  三、确保完成2007年预算任务的主要工作措施
  为确保预算圆满完成,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支农投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从农民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抓起,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新增农业投入将突出五个支持:一是突出支持发展高效外向农业和龙头企业,大力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二是突出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实施农民培训转移工程,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致富能力。三是突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四是突出支持千村帮扶工程,推动1011个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五是突出支持农业保险扩大试点,推动构建全省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扩大支农资金打包试点,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贯彻以人为本,把加快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突出任务,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高度关注困难群众冷暖安危,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新增投入将重点用于支持构建完善“五个机制”:一是构建完善工资性收入水平提高机制。加大就业再就业投入,扩大补贴对象,提高补助标准,帮助困难群众从就业中获得稳定收入,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二是构建完善基本养老金随经济增长相应增长机制,继续支持提高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老党员生活补助标准。三是构建完善城乡低保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同步增长机制,继续支持提高全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四是构建完善城镇非职工大病医疗统筹和城乡医疗救助机制,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努力实现困难群体和家庭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五是构建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努力实现诉讼困难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援助,帮助困难群众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权利。
  (三)加大公共社会事业投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薄弱环节作为保障重点,推动各项社会事业更加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产品需求。
  1.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新增投入主要用于“三个完善、三个增强”:一是完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强农村中小学办学能力。逐步提高经济薄弱地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定额,争取提前实现国家规定标准;继续支持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支持高校优秀毕业生和城市教师到苏北农村学校支教。二是完善从小学到大学的贫困生资助机制,加大政府扶困助学力度。提高大学生助学金标准,扩大贫困生资助面;新增对高中贫困生的资助,填补高中贫困生没有资助的历史,确保实现全省各教育阶段的困难学生全部就学、不因贫退学。三是完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增强高等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人才的培育能力。增加省属高校拨款标准,提高支出水平;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加快重点职教基地建设。
  2. 大力支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切实改善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新增投入用于支持“四个重点”:一是支持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争取参保受益面达到92%以上。二是支持困难地区农村改厕和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三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疾病预防体系建设。四是支持医疗重点学科与人才建设,落实科教兴卫。
  3. 大力支持文化传媒事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支持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推进“三送”和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二是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加大对文物保护和艺术精品收藏的支持力度。三是支持推进十大文化工程建设,省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资金1亿元,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4. 大力支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重点支持与老百姓生命、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五大安全体系建设。一是支持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重点改善重大疾病监测与控制、公共卫生应急和公共卫生条件。二是支持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建设,重点增强食品药品检验监测能力,加大打假力度。三是支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重点用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免疫耳标和防疫设施。四是支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重点提高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监测水平。五是支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安全生产控制体系。
  (四)发挥财政杠杆作用,积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丰富财政政策,积极发挥财政促进科技创新、推动节能减排、实施环境保护、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杠杆作用。
  1. 积极引导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支持“五个突出”,加快实现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提升:一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积极支持企业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创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二是突出产学研结合,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突出重点科技攻关,支持加强与国家及国际科技合作,实施前瞻性关键性高技术研究。四是突出培育科技中小企业,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五是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省级财政增加安排2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使总额达到10亿元,加大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引导力度,支持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展。
  2. 积极引导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激励引导机制,加快构建污染防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突出“三个重点引导”:一是加大对重点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引导力度,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推动区域性、流域性水环境污染治理、集中式水源地污染治理与保护、重点源污染治理、固体有害废弃物安全处置等。二是加大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力度,省财政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5亿元,推动区域供水管网、污水处理管网建设以及垃圾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对企业污染治理的引导力度,推动企业使用污染防治新工艺,支持电厂脱硫改造。
  3. 积极引导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是积极支持发展新兴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为支持重点,推动全省新兴产业发展。二是积极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安排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城市旅游业及乡村旅游业发展。积极支持引进公司总部、金融机构总部、服务业高端人才、重大项目。研究支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金融保险业。三是省级安排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落实节约优先,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四是安排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强重点企业财源建设,扶持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五)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大力促进区域统筹发展。一是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扩权强县的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实施省直接对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县域增强发展活力,走科学发展、和谐建设的道路,使县域得到更多的实惠。二是把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与小康建设结合起来,调动各地奔小康的积极性。加大省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县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分类指导,完善财政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增强发展动力。四是稳定并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能力,将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的有关区域发展政策延期到2007年。适当降低现行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奖励门槛,鼓励更多的苏南投资者到苏中苏北投资创业。积极落实南北共建区中园的财政政策,支持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
  (六)积极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按照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加强和改进财政管理,提高公共财政服务和运行效率。一是高度关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和增值税转型、物业税等财税政策变化及其对我省的影响,积极策应全国财税政策调整,促进财税政策体系的完善,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二是推进制度预算建设,建立健全预算制度和财政支出标准体系,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部门预算约束力和严肃性。三是认真落实《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形成合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果。逐步实行项目验收报告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和重要专项使用效果分析报告制度,推进专项资金管理。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和“两个务必”的要求,加大对一般性支出的监管力度,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四是深化巩固省级非税收入改革,通过清理账户、完善科目编码,做到应纳尽纳。同时把非税收入改革向市县延伸,推动全省改革工作。研究探索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资产管理机制。五是认真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确保省级转移支付落实到乡镇,增强基层保障能力。认真做好债务清理,重点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债务化解机制。积极落实奖励政策,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